国际空间站将迎来首个中国实验项目

09.08.2015  13:34
由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院长邓玉林牵头的实验项目,将于2016年飞抵国际空间站。

原标题: 国际空间站将迎来首个中国实验项目

原标题:国际空间站将迎来首个中国实验项目

  美国休斯敦一间负责运营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平台的企业NanoRacks,日前与中国院校达成“历史性”协议,允许中国一项生命科学实验在国际空间站上完成。这意味着国际空间站将迎来首个来自中国的研究项目。在美国常年禁止NASA与意识形态不同国家进行空间合作的历史背景下,此次达成的协议被认为“规模虽小但意义非凡”。

  由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院长邓玉林牵头的实验项目,将于2016年飞抵国际空间站。该实验旨在考察空间环境下辐射对基因的影响,以及人类DNA在空间环境下产生变化的速率。如果这种变化的速度过快,将可能危及长期处于近地轨道的宇航员们。

  为此,中国的科研团队将向NanoRacks公司支付20万美元,后者负责将实验装置通过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飞船带到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实验舱,并安装在NanoRacks的仪器上。NanoRacks会将实验数据传回给中国研究人员。

  NanoRacks公司作为NASA在国际空间站的官方合作伙伴,帮助科学家们在空间站上做研究,负责为空间站的商业项目提供支持,但这些一直以来都将中国排除在外。2011年,自美国国会议员弗兰克·沃尔夫之手诞生了“沃尔夫修正案”。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中美航天合作进行限制——包括禁止美中两国之间任何与NASA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并且禁止NASA接待所谓“中国官方来访者”。

  而此次达成的协议,将使得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国际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

  邓玉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是一个教育机构,这次是纯粹的生物医学研究,中方涉及的人员也都是教育科研工作者。”他们曾详细考虑了修正案的条款,试着寻找突破点,最终双方“是按照一种商业模式来做,而不是政府间合作。

  邓玉林认为,这一协议的签署“非常意外,也非常有意义,使中美合作向前迈进了一步”。

  至于该事件是否意味着“中美航天领域持续性合作的一个开端”,邓玉林认为目前仍言之尚早,但它至少提供出一种途径,告诉我们在这一途径上事情是可以运作的。

  而据休斯顿纪事报在线文章称,NanoRacks公司CEO杰弗里·曼伯在签署协议后也表示,此次的合作完全是商业性质的,同时得到了NASA的默许。事实上,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非常恼火于“沃尔夫修正案”的限制。他认为至少应允许他们与中国航天官员相互交流。“这在我的任期内是不会发生了,”查尔斯·博尔登在稍早时间曾说,“但未来的NASA掌门人将会与他的中国同行展开进一步的交流。

  前NASA美籍华裔航天员、空间站指挥官焦立中表示:“美国把中国带进未来的太空探索计划是至关重要的,而国际空间站就是一个伟大的起点。”(记者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