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收获成功与快乐

02.02.2015  10:39

  找到自己的创作舞台

  —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胡希张

  我对《梅州日报》的关注是从其创刊之初开始的,一直伴随至今。不变的是关注,变的是我从最初的读者逐渐在此找到了一个可以施展才华、抒发情怀的舞台。

  最近我整理了两本文学和学术研究方面的书著,其中相当一部分文章曾在《梅州日报》发表。“梅花”版和“客家”版是我最喜欢的版面,这么多年来培养了很多优秀作者和通讯员,我也是其中一员。《梅州日报》影响力很大,我的小说、诗歌、散文从来只投给《梅州日报》。还记得当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频繁接触客家文化,发现不少客家语言里的文字值得考究,遂开始记录整理。后来,在与报社副刊部同志的交流中,得知不少读者对此很感兴趣,遂在副刊版开栏推出了《漫说客家话白水字》系列。现在已经提交了70篇稿件,正朝着100篇迈进。

  情牵乡情的新闻纸

  —全加拿大客属联谊会会长熊麟祥

  1957年,21岁的我离开梅州去深圳打拼,1992年又携家人移民加拿大。一路走过数十载春秋,看过多少异乡风景,心底最牵挂的还是家乡的山水人情和那亲切的客家话。

  《梅州日报》是我最关心,也是主要阅读的报刊之一。《梅州日报》及时反映家乡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变化,让我在2003年确定返乡投资前对梅州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张新闻纸总能吸引我的目光:及时准确报道梅州经济发展状况,从落后山区小城到工业园区、新城建设、交通建设大发展,家乡的崛起给我信心;俯下身关注老百姓身边事,无论是好人好事还是救助新闻总能得到读者的响应;时常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企业家群体,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古稀之年更感乡情浓!如今,我在梅城有了自己的实业公司和教育基金,但对《梅州日报》的喜爱一直未变。

  我们的客家研究平台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副所长肖文评

  从1994年来到梅州,至今已20年。《梅州日报》一直是我学术研究中离不开的“伙伴”,也是我们研究成果和观点意见的“发声”平台。我们通过《梅州日报》发布有关客家历史和生态文化研究方面的观点看法、调研报告后,常常能收到反馈信息,进而推动对某一课题的深入探讨。

  《梅州日报》在43年的办报历程中凝聚了一批致力于客家文化研究的爱好者,通过这一平台分享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而报纸刊载的研究资料无疑为我们客家文化研究团队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近年来,我一直关注攀桂坊,其中不少信息来源于《梅州日报》记者刘奕宏的专题研究,近期我们也申报了攀桂坊研究课题,相关调研工作也在开展中。可以说,《梅州日报》尤其是“客家”版就像是我们客家文化研究者的朋友圈。

  我的“五勤”新闻经

  —平远县委办原新闻秘书凌育政

  从读者到投稿者再到特约记者,在长达20多年的新闻从业经历中,《梅州日报》陪伴、引领我一路走来。

  从门外汉到“新闻人”的转变并不容易。步入新闻路离不开“勤”字,我也总结出“眼勤、嘴勤、耳勤、脚勤和手勤”的经验。每天,我都会翻阅《梅州日报》,看记者们的稿件怎么写,看我投过去的稿子是否被刊载,并逐字逐句研究稿件刊载前后的变化。每次到梅城出差,我必定会到报社与记者编辑们交流沟通。调入县委办从事宣传工作后,我每个月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下乡,不到一年便走遍了全县16个乡镇。从中,我也采写出了一大批优秀稿件,其中《刘连珍深山行医三十载》一文及后续报道在《梅州日报》推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可以说,“五勤”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热爱文学走上新闻路

  —五华县委办新闻干事张炳锋

  学生时代,我便与《梅州日报》结缘,一份报纸经常在20多名同学间传阅。可以说,是《梅州日报》培养了我对文学的兴趣。我在《梅州日报》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在“镇村动态”专栏,虽是“豆腐块”,却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成为一名编外记者很偶然。2011年,我通过考试进入五华县安流镇党政办工作。成长在基层、工作在基层,使我有很多好题材可以采写。2012年底,报社策划了特色产品系列报道,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了1个多月时间,采写了《五华安流萝卜饯供不应求》一文,并在头版推出。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我无比激动,朋友和同事也纷纷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从此,我笔耕不辍,走上新闻路,并成为五华县委办新闻组新闻干事。感谢一路有《梅州日报》相伴!

  从IT男到摄影记者

  —梅州日报摄影记者连志城

  来报社之前,我是一名天天面对电脑开发软件的IT男。2009年7月入职报社后,我开始在网络室做软件开发工作。当时大家不知道的是,2005年就开始接触摄影的我,一直在梅州网的摄影论坛“灌水”,赢得不少“粉丝”。

  2010年,梅州网开始自己报道新闻,我也有机会第一次参加市“两会”摄影报道。后来,成为摄影记者的想法在我脑海中越来越强烈。有幸的是,报社领导派我去《南方日报》学习后,我顺利成为一名“摄记”。在部室里,我接触到很多专业新闻摄影“大神”,他们对我的提点帮助,让我受益终生。年逾五十的古礼贤大哥就是其中一位。还记得2013年8月央视星光大道在梅海选时,为找到最好的角度,他全然不顾烈日炙烤,让我敬佩不已。那一幕至今还留在我取景框里,也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致富路上有你相伴

  —梅县区松源美食阁老板温容先

  《梅州日报》已经陪伴了我30多年。与其他读者不一样的是,她于我而言是老友,亦是好伙伴,尤其是在我的创业路上。

  还记得1993年,而立之年的我揣着50元钱从松源老家来到梅城创业,经营豆腐摊。由于利润微薄,我每天起早贪黑也没挣到什么钱。3年后,我在《梅州日报》上看到一篇有关市县两级准备大力发展“菜篮子”工程的消息,心里便产生了承包猪场的念头。经过一番努力,我承包了一个养猪场,当起了“猪倌”。后来的日子,《梅州日报》成了我的“老师”,刊登的养猪知识和管理经验帮助我解决了很多难题,猪场规模也不断扩大。但这并不是我创业的终点。后来,我在《梅州日报》上看到一篇关于经营客家特色小吃的文章,便打算开一家餐饮店。2000年,我的松源美食阁开张了,通过不断改进,生意越来越好。如今,我的店面也扩大到了四间。 

  她让我成为客家人

  —梅州市华丰种业经理王健鸿

  5岁那年,我被父母从潮州接到梅州生活,《梅州日报》便成为我的启蒙读物之一。转眼间,我已在梅城成家立业。作为一个“新客家人”,《梅州日报》成为我生活和工作的信号站,随时传递的梅州时政、民生、人文等信息,帮助我迅速融入了梅州。

  由于工作原因,像农业政策、新奇特农产品和节气时令等方面的农业信息报道最能吸引我的注意力。种子公司是我父亲从小工一步步打造起来的,《梅州日报》多年前也曾采访报道过我的父亲。当时采访见报后,不少农户主动找上门联系种子和农资,说在报纸上见到相关报道,觉得我们公司的产品值得信赖。如此一来,还推动了我们公司扩展市场。如今,我们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我也完全融入了梅州,成为真正的客家人。感谢《梅州日报》!

  我是写作“小达人”

  —鸿都小学六年级学生罗琳怡

  虽然成为《梅州日报》“小记者”仅一年多时间,我却记不清投了多少稿件给“教育周刊”,只记得每一次都充满热情地跑去参加各类采风活动,满怀期待地寄出写满我感受和体验的邮件,等待报纸上出现熟悉的故事和我的名字。

  2013年,老师组织同学参加汉字听写大赛,喜爱文字的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尽管第二轮就被淘汰,但新鲜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于是,在老师的协助下,我向《梅州日报》投去了第一篇稿件。接下来的文博会、车博会等活动现场,总有我的身影。慢慢地,我成为了《梅州日报》的忠实小读者和小作者,家里还为我订了一份报纸。我每次都先看“教育周刊”的“小记者专栏”,看其他小记者们的故事,看是否有自己的名字。同学们还经常向我打听投稿邮箱或地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