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地震受灾群众:不能因受灾就完全坐等靠政府
从8月3日至9月3日,鲁甸地震发生一个月来,一个个抗震救灾、守望相助的故事缝补着地震的创伤,一张恢复重建的蓝图正在绘就,灾难中迸发出自强不息的人性光辉,激励着历经磨难的人们站起来,好好活着。
失去6位亲人的谢维礼:“不能受灾了就完全坐等靠政府”
9月3日,在龙头山镇的灰街子安置点,还驻扎着卫生防疫人员和救灾部队。孩子们开学后,儿童安全驿站变成了婴儿乐园。临近中午时分,“卖苹果、梨子”的叫卖声响了起来,一些人家开始做饭。
B区72号是谢维礼的帐篷,只住了他一个人。地震后,这位63岁的老人成为很多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地震中,他失去了6位亲人,包括女儿、外孙。
在他的帐篷里,堆放着许多方便面、饼干、矿泉水。“这些都是政府发放的。我们几家都是互帮互助收花椒,今天是一个朋友家收,我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就给他们送水。”谢维礼说。
谢维礼说,山里立秋后,花椒在一天内很难晒干。卖鲜花椒比干花椒少了些晾晒的麻烦,但每一斤要“吃亏”八九元钱。为此,他和亲戚互助,一起尽快把花椒摘了。
老人胡子花白,但精神矍铄。说起事来,老人家心里敞亮,口齿清楚。
“你们来早喽,晚几天就能吃上我家的核桃。”谢维礼说,“在这种自然灾害中,不能说我受灾了,就完全坐着等着靠政府。花椒能捡到一点算一点,我们还是要自己努力,生活还是要过下去。”
地震到现在,谢维礼的生活越来越安定了,他和一个上年纪的朋友搭伙做饭。闲下来,就在安置点转悠,和熟人唠唠家常。
“我的愿望是,以后有一间房子,有一间睡觉的地方,有个做饭的地方,有一间客厅和几个老伙伴聊聊天,就是这些。”谢维礼说。
甘家寨老社长张元山:“走出大山方能抚平创伤”
9月3日,在小寨乡公路边上的一个场地里,搭建着一排排整齐的白色帐篷。在2号帐篷里,张元山和媳妇毛天美早早起来,帐篷里的电磁炉、蒸锅、炒锅、电饭锅、碗柜等干净整齐。
这里是甘家寨社的安置点。来自云南省民政厅的消息说,截至2日灾区共设立集中安置点195个,集中、分散安置31.78万人。
甘家寨位于照壁山半山腰。8月3日下午,地震袭来时,巨大的山体瞬间坠落,摧毁了这个70多户的小村庄,45名村民的遗体永远埋在里面。
张元山曾是甘家寨社10多年的老社长。地震后,在最初的小寨中学安置点,张元山和另外两名党员为分发物资、群众安置等跑前跑后。8月下旬,小寨中学面临开学,甘家寨的村民搬到了公路边上的一个空置场地,中国红十字会搭建了帐篷。
但在10多天前,张元山卸任了社长。“我自己8岁小女儿,加上岳父,家里一共10个亲人被埋。”说起地震,张元山无法平静。
张元山说,他的压力太大,加上家里这么多人遇难,还有全村200来号人的生计,经常会“胡思乱想”。在带着乡亲熬过地震最困难的时期后,最终主动请辞了,但还帮着村里做点事务。
“现在也不敢回村里看,心是跳的,腿是闪的。山上有滑坡和落石,花椒树叶子都长宽了,也不敢上去摘。”毛天美说。
临近中午,在安置点的帐篷里,村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开饭。“现在大家暂时没有生活上的困难,就是希望尽快恢复重建。走出大山,找个平坦的地方,把房子盖起来,该打工的出去打工,还种地的留在家里种地。”张元山说。
小学教师石军华:“好好活着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
在照壁山的另一面山坡,龙头山镇龙泉村大字塘社的花椒已经摘得差不多了。地震让这个2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成为一片废墟,山坡上也出现裂缝。村民在小学教师石军华等人的带领下,在山脚下的玉米田里搭起了帐篷。
一个月后,蓝色的救灾帐篷外依然是“青纱帐”,玉米很快就要收获了。村民们领到了米、面、油、矿泉水、方便面,以及盐巴、辣椒等,基本上回到了正常的生活状态。
石军华的女儿在地震中被砸伤,摩托车被砸坏。他所在的翠屏小学距离龙头山镇有10多里,到学校要穿过一片繁忙的龙头山镇,沿路走一个多小时。
石军华笔下曾写过家乡龙头山的朱提仿古特色集镇,“仿佛神话一般纷纷展现在眼前”,但却又在地震中损坏。
尽管灾害发生,但大字塘社并没有画上句号。石军华说,群众现在都安置下来了,大字塘社曾经不通水、不通路,条件非常艰苦。马上恢复重建了,如果建设更新更好的大字塘社,该有多好。
9月1日,地震灾区的中小学校如期开学。石军华一大早就赶到学校,带着六二班的60多个孩子,站在板房校舍的操场上,向地震中的遇难者志哀,升国旗,开始了新的学期。
“在第一课,我给孩子们讲:站起来,好好活着,好好学习,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石军华说。(记者吉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