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让垃圾“脱胎换骨”的广东尝试

22.07.2014  12:26
国内垃圾焚烧厂无论从焚烧技术、管理水平,还是排放标准、实时监管等方面,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无异。

南海垃圾焚烧发电厂。

图为垃圾焚烧厂集中控制室。

图为垃圾吊车操作控制室。

策划统筹:郭亦乐 郎国华 卢轶 江华

  从新加坡到广东,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花园城市”是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的,也让我们通过比照发现:国内垃圾焚烧厂无论从焚烧技术、管理水平,还是排放标准、实时监管等方面,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无异。

  由于两地环境和国情不同,这也决定了同样的问题摆在不同的地方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应。我们回到起点,走访省内多个建成在运行的垃圾焚烧项目,展示广东在推动垃圾焚烧处理的探索和实践,呈现让垃圾“脱胎换骨”的本土经验。

  据了解,全省现共建成启用生活垃圾焚烧厂23座,仍有22个地级以上市未建有焚烧厂。垃圾焚烧这一在国际上成熟的垃圾处理方式的普及仍需时日。

     环环相扣

  并非想象的低端焚烧

  从广州市区驱车大约40分钟,就可到达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大学城附近的南海垃圾焚烧发电厂。远远望去,蓊郁的森林背后隐约可以看见两个蓝白相间的烟囱,除了高速路上呼啸来去的汽车,四周显得空旷又安静。

  进入厂区,主体建筑与烟囱保持一致的蓝白色调,颇像一个展览馆。“看起来根本不像垃圾处理厂吧?”南海绿电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光笑着说。

  焚烧厂的垃圾坑操作间内,几乎闻不到难闻或异样的味道。这是因为垃圾坑采取了完全密封的保护,且内部维持负压。放眼望去,只见巨大的机器抓手正在焚烧炉入口上方松开,被抓取的垃圾即被扔进了炉膛,开始了多环节的焚烧处理之路。经过多重处理,最后重见天日的,只有原体积十分之一左右的螯合水泥块和净化后的气体。

  常光说,人们印象中谈之色变的垃圾焚烧,其实一般是在垃圾填埋场或荒郊无组织的焚烧行为。“无组织露天焚烧的温度相对较低,生成物二噁英通常无法分解。再者废气废水等也因直接排放造成污染”,“设计科学、操作规范的垃圾焚烧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南海垃圾焚烧发电厂有完整清晰的处理程序:垃圾送到中转站—压缩后用标准的箱体密闭送到焚烧厂—在垃圾坑里充分发酵—转至炉膛充分燃烧—二噁英经过处理被控制在安全标准以下—飞灰经处理被螯合成水泥块—污水废气被净化处理。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关系清晰,形成了一个闭合链条。

  这在记者随后到访的广州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二分厂也得到印证。据介绍,这里使用了国际先进的丹麦伟伦的垃圾焚烧技术和丹麦尼鲁的烟气净化处理技术,它排放气体的各项重要指标按照欧盟国家排放标准,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也经过处理重复使用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在这里,焚烧产生热能通过热交换也可以用来发电。据统计,热电二分厂每天焚烧垃圾约2000吨,可以发电约80万度,能够约6万户家庭使用。也就是说广州市平均每一百户家庭里就有2户可以使用垃圾发电。

   分解二噁英

  “3T”是有毒化合物的克星

  垃圾焚烧最受关注的,当属二噁英的处理。这类有机化合物毒性巨大,性质稳定,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但通过科学的垃圾焚烧,二噁英是可以完全分解的。

  常光介绍,“3T”就是二噁英的克星,即温度(temperature)、时间(time)、混合充分均匀(turbulence)。具体说来,在核心部分焚烧炉,要保证炉内最低温度在850℃以上;烟气在此温度以上炉内的停留时间必须大于2秒;混合要充分均匀保证让垃圾充分燃烧—这就是“3T”达标。

  从南海焚烧厂总控室的实时监控可以看到,锯齿形平面的焚烧炉排旁边,有两个以绿色圆点为标志的辅助燃烧器,万一炉温达不到规定温度,则开启辅助燃烧器加温燃烧。据介绍,通常焚烧炉上部的炉温都能达到950℃左右,而底部燃烧区则能高于1000℃,超标准高温保证燃烧温度。另外,垃圾在焚烧炉内至少停留40分钟,并在过程中不断搅动并吹入空气保证燃烧充分。

  虽然,不久前新实施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大大提高了二噁英排放的国家标准,但据广东省城市垃圾处理行业协会秘书长邱剑涛介绍,其实此前多数垃圾焚烧厂已经按照更为严格的欧盟2000标准来设计并运行了,即原始排放浓度小于0.1纳克/立方米。南海垃圾焚烧厂也不例外,据常光介绍,二噁英实际检测到的结果是0.01-0.02纳克/立方米,即欧盟标准的一到两成。

  其实,不光是二噁英,科学的垃圾焚烧还要对产生的废渣、废气和废水等进行安全处理。据了解,焚烧1吨垃圾一般会产生50千克含重金属的飞灰,这类飞灰同样需要作为危险物处理。需要先通过活性炭吸附,再把被除尘器除下的飞灰加螯合剂和水泥螯合成固体水泥块,经过检测合格后送到专门填埋中心以完成这类废渣的环保处理。

  常光提醒记者,还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专门对付焚烧产生的废气。针对包括氯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首先用碱性的石灰水滴与烟气均匀接触,与酸性气体充分中和,实现气体脱酸。随后喷入活性炭以吸附烟气中含有的重金属,再用布袋除尘器过滤烟气里含有的灰粉,“就像一块致密的布,把脏东西隔开”。

  常光强调,“别以为这就好了,除尘器后面还有一道关卡,有一个在线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督,以监测烟气达标处理后才排放。

  对于污水,当然也不会掉以轻心。据了解,废水经过生物处理后,会经过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一系列的净化设备,常光介绍,由于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回用标准供厂内回用,垃圾焚烧产生的污水是零排放。

   高水平运转垃圾处理项目

  保证安全卫生无污染

  也许还有人质疑:即使通过以上程序保证垃圾在焚烧过程中无泄漏无污染,但这些垃圾在被送进焚烧厂之前,又如何保证无污染?面对这样的疑问,工作人员把我们领进了垃圾收集及转运中控室。

  记者通过监控看到,垃圾送到中转站后,压缩放进统一外观的运送车中集中运往焚烧厂,标准箱体干净而严密。据介绍,这能有效保证在运输过程中垃圾无抛洒、污水泄漏和臭气散发。

  据了解,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中,焚烧是核心终端环节,但绝不是科学垃圾处理唯一重要的环节。在被运进焚烧炉之前,垃圾的环保处理还有大学问。如果在源头上以及垃圾压缩转运环节上的工作不到位,也会造成污染并积攒大量问题。

  作为专门处理生活垃圾的焚烧厂,该厂在外围有10个现代化垃圾中转站进行配套。可以看到,它们除规模大小不同外,全部采用统一的建筑标准和形象。整个过程通过采用先进的调度管理系统,实现视频实时监控、GPS车辆跟踪定位以及生产调度三大功能,关于实时垃圾进厂量、班组和设备的运行情况都能一目了然。

  实际上,正如垃圾收集及转运中控室所看到的,垃圾焚烧处理的整个过程都始终在严密的监控下,以保证安全、卫生、无污染。

  走进总控室,一张巨大的电子系统图呈现眼前,显示着垃圾焚烧的实时情况和数据。温度、浓度、水位,炉排、风机、过滤器……满眼的数据监测实时跳动,不仅能第一时间发现设备异常,处理不达标也能迅速反应。而且环节链条清晰,彼此相联又独立。常光表示,几乎无处不在的监测没有让他们觉得别扭,反而是安心的保证。

  此外,垃圾焚烧的监管还引入了第三方机构。据介绍,南海垃圾焚烧厂引入监管第三方24小时驻守,跟焚烧厂一样三班倒。不论是焚烧中控室还是收集和转运中控室,甚至包括0.5秒采样更新一次的全程数据监控在内,所有的电子数据和监控视频都会同时传输到第三方。

  垃圾焚烧项目要透明

  对民众不能藏着掖着

  垃圾焚烧虽是大势所趋,经过科学可靠的焚烧处理,也能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但目前,垃圾焚烧也常常遭遇不理解和抵触。对此南海绿电总经理助理王恺跟记者分享了几点经验。“越是民众不理解,越不能藏着掖着。原先周边公众对垃圾焚烧厂常有质疑和反对,南海垃圾焚烧厂为此主动邀请公众进厂参观。

  王恺说,“公众拿着我们派发的证件,能够直接进入厂区内部参观,什么时候进来、去哪里我们都不能阻拦。现在加上工业旅游、同行与政府部门的参观,平均一周要对外接待两到三次。”他表示,正是因为开放心态和深入沟通,现在投诉少多了。

  南海垃圾焚烧厂在世界环境日还主办过一些特别的骑行活动。通过路线制定,把焚烧厂到周边各个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环保项目串联起来。“让公众亲身走进生产环境了解我们,实地体验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是怎样安全无害化处置的。”王恺说。

  广东省垃圾处理行业协会秘书长邱剑涛也表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要做的还很多,还必须从源头实现对垃圾的减量,实现更有效的垃圾分类。

  他说,要想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居民积极性必须得调动起来,这就要求政府算一笔账。“假设一户居民一个月的垃圾有10桶,从收集、清运到处理一共要花500元(仅指显性成本,不包含污染、占用土地等隐性成本)。如果居民通过垃圾减量、循环利用、分类等方式使得一个月的垃圾量减少到6桶,那么政府可以对节省的这部分给予居民一些回报。

  邱剑涛建议,“前端的减量化减低了运输、物流等处理环节的成本,这笔钱是否能够反哺给居民?这是很现实也是很关键的一点,有激励措施市民们很愿意做得更好。”他表示,建立环境补偿机制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而从,机制体制上,邱剑涛建议政府应该进一步引进市场机制,把更多的事情交给企业和市场来做,政府应当重视的监管职能和对环境补偿做好规制工作。“现在垃圾收集和清运很多是街道各自在做,没有统一管理;而且很多情况是按收到和处理垃圾的数量来给钱,很多垃圾焚烧厂也是这样,自然没有减量的动力。”他说,现在我国很多垃圾焚烧厂的技术很先进,实现了科学安全的焚烧,但如果能引入更多的企业来做,会使得垃圾焚烧推进的进程更高效一些。

   链接

  垃圾焚烧话你知

   选址有讲究

  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选址,新标准对此作出了如下要求:选址应符合当地的城乡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并符合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生态保护等要求。不过,没有规定具体的环境防护距离,主要是因为大气污染物的环境风险受地形、气象、周围敏感对象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给出统一规定,应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具体选址与周围敏感对象之间的距离。

  另外,垃圾处理厂选址还需要考虑到运输成本的问题。“垃圾场不会离城市太远,一般在城区范围30公里以内”,常光表示,“不管建在哪里,总有一天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城市或生活区,这些垃圾中转站和垃圾电厂,早晚会被小区包围。所以设计时必须要提前预见,尽量按照高的卫生和安全标准来建。

    全国垃圾量递增态势

  我国600多座主要城市,每年产生垃圾约2亿吨,人均垃圾年产量440公斤,并以每年约5%的速度增长。这些城市已处理填埋各类垃圾约80亿吨,垃圾堆存累积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有2/3城市已经被垃圾群包围。

  据统计,广东每天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约8.8万吨,到2020年甚至可能突破10万吨。广州每天有1.8万吨左右的垃圾,能填满近半个广州体育馆,一年垃圾量堆在一起大概相当于2.5座越秀山。

   广东焚烧处理能力目标

  《广东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末,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8.12万吨/日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90%以上,广州、深圳市100%实现无害化处理。

  到2015年末,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65%以上。到2020年末,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均建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能力占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