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致肺癌 港大推标靶治疗帮患者延长寿命
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内科学系引入肺癌基因测试,为出现基因变异的肺癌患者提供“个人化治疗”。来源:香港《文汇报》
中新网8月21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肺癌是香港的头号癌症杀手,有90%患者都与吸烟有关,但医学界近年发现愈来愈多与吸烟无关的个案,绝大部分为基因变异。针对基因变异的肺癌患者,标靶治疗或有效令他们的存活期延长。因此,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内科学系于2010年引入肺癌基因测试,并为出现基因变异的肺癌患者提供“个人化治疗”。
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副教授何重文昨日(20日)表示,基因测试是透过化验肿瘤组织,了解癌症是否因基因变异而发生,有助医生决定治疗方案。他指出,有国际及香港的数据显示,若出现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若采取适当的标靶治疗,其存活中位数由不足8个月,上升至接近2年。
自2010年开始,港大为肺癌患者作基因测试,并邀请320名患者作研究,当中89%人接受测试,并发现59%人出现EGFR基因突变。何重文解释,“EGFR基因突变是现时比较常见的其中一种基因突变,在没有基因测试前,医学界只能就肺癌做出病理分类,主要分为鳞状癌、腺癌及大细胞癌,而肺腺癌则是最常由基因突变导致的。”
何重文指,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标靶药物,能减低肿瘤的生存率,以及阻止癌细胞分裂及生长,其成效比化疗高。另外,由于标靶药物属于针对性治疗,其副作用亦较化疗少,一般只是皮肤红疹、变干及腹泻等。
现时63岁、没有吸烟习惯的何女士,于2006年确诊患上第3B期肺腺癌,肿瘤如网球般大,并已出现淋巴扩散。何女士表示,“当时医生叫我接受电疗及化疗,但我的妈妈以前亦因肺癌而接受电疗及化疗,出现很大副作用,我觉得她很辛苦,所以我不想接受化疗。”
其后,医生提出为何女士进行基因测试,并认为她适合接受标靶药物。2个月后,其肿瘤缩至乒乓球的大小,身体亦没有出现太大的副作用。然而,肿瘤于1年后出现抗药性,何女士终接受了6次化疗及30多次电疗。病情稳定后约1年,肿瘤又再次活跃,何女士再服用标靶药物至今,病情一直稳定。
何重文表示,虽然标靶药物不能完全治愈肺癌,但能稳定病情,同时减低对患者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