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贵何以反而“卖得俏”?

08.04.2015  13:06

“抱怨墓地贵”与“贵的墓地卖得俏”之间,其实并非矛盾,其所释放的殡葬市场与墓地需求信号,倒是更值得重视。 

每到清明,墓地价格和墓地存量就备受关注。珠三角墓地价格大概可以分为3个梯队,广深领跑,珠海佛山其次,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相比之下,价格都比较低。记者调查还发现,不是便宜的墓地卖得好,反而是贵的墓地卖得俏。(《南方都市报》4月7日)

清明时节,相比祭奠亲人的哀思,墓地价格的上涨同样令人揪心。以珠三角为例,最高11万元/平方米的墓地单价,已然远超房价,而即便是在墓地价格相对较低的城市,环境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墓地总价卖到36万,也绝非一个小数目。而尤为出乎预料的是,墓地价格高企背后的市场格局,却并非便宜的墓地更好卖,反而是贵的墓地卖得俏。这边厢抱怨墓地贵,那边厢却“偏挑贵的买”,岂不匪夷所思?

不难看出,假如仅仅因为墓地贵过房价,甚至引发“死不起”的抱怨,便指责殡葬业“赚死人钱”的做法不妥,甚至归咎于这一行业的暴利,其实未必客观。毕竟,殡葬业既然要按照产业规律运作,当然需要尊重市场规律,获利更是任何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在这一点上,当然不能因为殡葬行业是为逝者提供服务,便有所不同,甚至无视市场规律。于是,既然来自市场的反馈是“贵的墓地卖得俏”,  墓地经营者开发更多的高端高价墓,不仅无可非议,更是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回应。

那么,这边厢抱怨墓地贵,那边厢却“偏挑贵的买”,是否意味着消费者口是心非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某种程度上,正如房价高仍然不乏入场者,并非意味着房价合理,而更多缘于供求关系失衡下的涨价预期,同样道理也适用于墓地。一方面,作为对逝者的尊重,作为生者哀思的寄托,为逝者选择环境优美、服务完善、不过分拥挤的墓地安葬,其实是很自然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受限于土地资源,墓园本身的稀缺性,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高端墓园自然更是紧俏,供不应求下所形成的涨价预期,其实和几年前房价飙涨的阶段如出一辙。只要市场预期墓地会越来越紧俏,而且越贵越紧俏,那么,“贵的墓地反倒卖得俏”,其实不过是市场的正常反应,也就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假如不否认“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习俗,仍需给予充分尊重的话,那么,除了墓地经营者需要有敏锐的市场嗅觉之外,墓地资源的储备、规划与供给,同样应当顺应市场的需求。在殡葬与墓地行业引入更多竞争之外,更需适当加大墓地资源的供给,同时以公益性殡葬墓地服务,为“入土为安”的殡葬诉求兜底,保障最基本的丧葬需求。当墓地资源不再是卖一个少一个,而是有了可持续的有序供给,不再稀缺的墓地,消费者预期的改变,墓地价格自然不会水涨船高。至于担心墓地开发占据土地资源,也并非不可调和,墓地与耕地对于土地特性的要求本不同,适当开发一些不宜生产生活的山地资源用于墓地开发,并不会对土地资源形成严重冲击,墓地资源与分布的多元化,更有望缓解清明扫墓的交通压力。

一言以蔽之,“抱怨墓地贵”与“贵的墓地卖得俏”之间,其实并非矛盾,其所释放的殡葬市场与墓地需求信号,倒是更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