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你隔网相爱的,只是你的脑洞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型社交方式,“网恋”走进人们生活。但依托于虚拟网络的感情却难以经得起推敲,各种网恋骗局层出不穷。
网络有风险,恋爱需谨慎。
推荐给你,静夜思。
你隔网相爱的,只是你的脑洞
网络一线牵,小心这段缘。
昨天网上曝光了一起网络诈骗案。
受害者白领张小姐,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网恋。
婚恋平台上邂逅的“优质男”,让她为爱痴狂,也因爱而伤。
张小姐遇到的这位涛哥,在微信聊天中,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位家境殷实气质佳,婚姻凄惨想稳定的中年男性,通过有技巧的聊天和层层诱导,逐渐获得张小姐的信任,为渴求爱情的张小姐勾画了一张美好蓝图。
几天后,张女士就沉浸在涛哥画的大饼中不可自拔。
这时,涛哥开始收网了。
他告诉张女士自己发现了赌博网站的漏洞,可以无风险套利,逐渐把张女士拐到了诈骗圈套上。
在引导张女士两次小额下注,证实稳赚不赔后,涛哥开始劝她投入更多资本博把大的。
张女士投了很多钱后,涛哥消失了。
8天的虚拟恋爱,张小姐被骗走19万,其中有8万还是通过信用卡套现汇款给这位网络对象。
发现被骗的张小姐为了让更多人引以为戒,向警方提供了她一周网络情缘的全部聊天记录。
复盘这份“网骗”记录看,骗子从一开始,就显出志在必得。
1:骗子粉墨登场,你当了捧场观众
女白领遭遇的网络诈骗并非个案,仅今年深圳龙岗警方就接报网恋诈骗105起,其中女性受害42宗,损失金额385.89万元;男性受害63宗,损失金额168.44万元。
虚拟世界的恋爱,看似风花雪月,实则镜花水月。
成功奔现没几对,恋到一半“见光死”的倒比比皆是。
靠着聊天变声技术的加持,猥琐的“抠脚大汉”都能秒变软萌的“清新萝莉”。
至于那些通过磨皮美白瘦脸瘦身就惊艳四座的逆天“照骗”,一旦放到现实生活中来对比,便只能叫人直呼上当。
所以曾有人吐槽:不要轻易去约网友,否则你会掩面狂奔,哭得很有节奏。
前几天,陕西一位23岁的女孩在网上认识了一位“男主播”。本以为遇到了真命天子,没料到仅半个月的时间,就被对方以各种理由骗去了近千元。
报警后女孩才知道,这个每天说着甜言蜜语山盟海誓的男人,只有十七岁。骗来的钱,已在吃喝玩乐中挥霍掉了。
同样被网恋冲昏头脑的,还有恋上了“精英”女网友的江苏张先生,女方自称在独立经营一家服装店,生活优越,年轻貌美,张先生一下子就沦陷其中。
当女网友提出资金资助请求时,并不富裕的张先生咬咬牙,把十三万打到了对方账户上。
原以为幸福近在咫尺,直到人财两空,他才恍然明白自己已上当多时。
置身幻象重重的虚拟世界,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风险藏在哪里。财失了,还能再重来。可倘若因此心理受伤,一生难以愈合才不值得。
电影《信任》讲述了一个未成年人网恋悲剧。
14岁的少女安妮在网上结识了一位自称16岁的少年查理,两人相谈甚欢。
在安妮一步步坠入情网时,查理先是告诉她自己并不是16岁,而是20岁。再后来说是25岁,直到最后见面,安妮才知道查理已年过40。
明知被骗的安妮,在查理花言巧语的攻势下,仍与之发生了关系,并被对方录了下来。
查理得逞后就从安妮的世界里消失,留给她一生都难以消除的心理阴影。
其实很多网恋的人像安妮一样,从头到尾都活在对方营造的幻象里。飘渺虚幻,又难以自拔。
尽管被骗的案例数不胜数,但大多数人总坚信自己一定是幸运的那一个。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人生就是一出戏,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够在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
网恋中的骗子,就巧妙地运用了各类符号,预先设计好自己的讨巧形象,加之模式化的言辞和神秘化的表演,完美饰演你心中“理想情人”的角色。
骗子粉墨登场,而你,毫不知情地当了捧场观众。
2:你隔着微信爱上的,可能只是自己的脑洞
除了被别有用心地骗财骗感情,更可悲的是,这些隔着屏幕谈恋爱的人从来没有一个“真实的恋爱对象”:
一个有着十岁年龄差,有房有车的帅气男人,一定是言情剧里的钻石王老五;
一个没什么业余爱好,脾气好性格暖的中年男人,一定是那个温柔多金的理想型大叔;
一个爱用颜文字,没事喜欢撒个娇的姑娘,一定是个大眼睛爱扎双马尾的软妹;
更不用说那些颜控,一张俊俏的面庞在他们的YY中直接和人生赢家划等号,准是理想型没跑。
这场恋爱注定不会有结果,因为他们爱上的,从来都只是自己给对方定下的“人设”。
2010年一个约会网站分析了数据库中的7000张照片,发现当女性的眼睛看着镜头,且看上去富有挑逗性时,她们的回复率比较高。男人的最佳形象则是把脸扭过去,不微笑。
研究者还统计了网上约会者提供的照片与他们网络聊天时间的关系:
当照片中的人在做有趣的事情、和动物在一起、在一个有趣的地方时,网聊时间会比较长;而当约会者提供在户外、和朋友们闹腾得很开心的照片时,聊天时间会非常短。
除了照片,语言也对好感有影响。
加州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 Rosen 等人关于约会网站的研究表明,情感强烈的词更容易给人留下好印象,比如“好激动(excited)”和“太棒了(wonderful)”,同时无论男女,情感越强烈,印象越良好。
上述研究中,无论是语言还是照片内容,反映的都只是一个人很小的侧面。
可在网聊中,由于信息的缺乏,小细节会被无限放大,成为网恋者主观臆断的证据。
“我以为十岁的年龄差是大叔和萝莉的罗曼蒂克,有房有车意味着我可以靠他养着,好脾气说明我不会被欺负。”网上一个18岁的姑娘在网恋奔现前曾这样认为。
再加上照片上对方十分帅气,她毫无顾忌买了机票奔赴另一个城市去见他。
然而下飞机后,姑娘见到的是一个脚上夹着人字拖,头发油腻腻,顶着啤酒肚的中年男人。他连拖带拽地让姑娘上了一辆破破烂烂的二手车,载着去他家。
一路颠簸之后,姑娘发现,所谓的“房”,不过是不到10平米的隔间,拥挤到再也容不下第二个人。
当晚姑娘自己掏钱睡在旅店,一想到胡茬都没刮干净的男人,买了第二天最早一班飞机,逃回了家。
姑娘口中的“十岁年龄差”“有房有车”和“好脾气”都是事实,理想中的多金大叔却变成生活拮据的油腻中年。
这样的天差地别,也恰好是现实和梦想的距离。
可惜的是,从隔着屏幕爱上一个人的那刻起,这段距离就被大多数人想当然地忽略了。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描述为“确认偏误”,人们会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这也让网恋对象和真人差距越来越大。
一个网友在这个故事下面留言说,自己也曾网恋过一个声卡男:“声音好听到耳朵怀孕,见面发现是一个又黑又矮的胖子。”
“觉得一直以来的爱慕与崇拜被狠狠地嘲讽了,我趁他不注意偷偷跑了拉黑一切……”
可如果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声音好听的小胖子,而非从声音延伸出的幻想,也许这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这个真人可能有诸多优点,比如责任心强、生活习惯好,但女生一句“幻想破灭”,就断绝了所有可能性。
幻灭后留下的那个真实的人,人们几乎没可能再重新拥抱。
这就是“爱上人设”的困境。
每个身陷网恋的男女都有不为人知的孤独。
“我以为偶像剧女主角那一刻在我身上附体,我这样普通的女孩,居然能遇到白马王子,我怎么能放过这个机会。”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多半也同时放弃了让一场恋爱真正开花结果的机会。
3:解决孤独的答案不在网络,美好爱情需要更多接触
Mandy Len Catron在一次TED演讲上谈到,“爱情是两人合作创造的艺术”。
爱情需要交流和规则,要求有真情实意的付出,这些微信里的恋人未必都能满足。
内心孤独又渴望爱情的人把希望投向虚拟世界,把希望寄托在方寸之间的一台手机,靠聊天软件支撑起所有。
美国摄影师Eric Pickersgill拍摄过一组手机拿开的照片《Removed》。照片中,人们孤独地盯着自己的手掌,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看上去仿佛被抽去了灵魂,对身边的人置之不顾。
天下之大,仿佛都被手机勾连在了一起。
抱着手机接触世界,让人们产生了许多社交错觉,给朋友的动态点赞,结交一群虚拟伙伴,邂逅一位微信中的完美异性……但恋人不是手机宠物,投喂增加好感值就算完。
一部日剧中,有这样一句台词:约会就是想要两个人一起相处,看着同样的风景,彼此诉说自己的梦想与理想。
与其对着手机,向手机另一端的未知形象倾诉生活,不如挣脱手机的桎梏,到现实中追逐你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