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娱乐至死,孩子怎能幸免

11.01.2016  08:38

    陈扬

    家长和老师每天吃着不纯净的菜地里种出来的青菜,却指望孩子们只吃到纯净的菜地里种出来的青菜,这是天方夜谭。

    城中媒体报道了一条小新闻:广州某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在家长群里晒出了几份试卷。在孩子填写的答案中,出现了“分手”,甚至“包养”等字眼,让老师哭笑不得。教育工作者认为,这是社会综合影响的结果,家长无须如临大敌。关键是要坚持正面、规范、经典的教育影响,用真正的美与经典去影响孩子。之所以说这是小新闻,是因为对这样的事情人们早已见怪不怪,虽然这个新闻事件是新的,但是类似事情早已有之。跟熔断之类的新闻相比,这真是一条小新闻。但是针尖虽小,老是在眼前晃来晃去,也好闹心,所以今天也来评说一番。

    低年级小学生的语言、思维、思想和行动过早成人化,毫无疑问这是教育的结果。我这里所说的教育既包括学校的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最大最固执的教育体系。我亲眼见过很多小孩子被打扮成大人的样子,在舞台上朗诵他们根本不可能明白的东西,被涂抹得花里胡哨穿着袒胸露背的舞裙跳拉丁舞。对大人的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的孩子总能够得到大人最热烈的掌声,而童趣童真盎然的小孩,往往被打入调皮不听话之列。这样的现实其实一直没有改变过,不管在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这是孩子们的用语出现了包养分手等等字眼的社会大前提。绝不可以孩子说他们不懂的“大道理”就乖,说他们同样不懂的“包养”就是不乖。把天真和趣味还给孩子一直就是一个看来简单但是无法实现的教育命题。

    很多人包括报道中所提及的采访对象,都把网络当成罪魁祸首。假如网络纯净了孩子就纯洁了似乎是一些有洁癖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最固执的潜台词。其实网络不比一块菜地更脏也不比一块菜地更干净。世界上假如有一块菜地,一定是用来种菜的而不是为了用来养菜虫或者养有害的细菌的。世界上有一块完全纯净的菜地吗?没有。但是我们照样每天都要吃菜。家长和老师每天吃着不纯净的菜地里种出来的青菜,却指望孩子们只吃到纯净的菜地里种出来的青菜,这是天方夜谭。我们无法期待网络这块世界上最大的虚拟菜地一条菜虫都没有,一颗有害细菌都没有。从教育的角度看,通过网络监管给孩子一个纯净的网络世界,纯属幻想。

    对于孩子的过早成人化,有人又提出了另一服解药,就是“用真正的美和经典去影响孩子”。这话看起来百分之百正确,但是却经不住推敲。什么是真正的美?我看绝大数的老师都答不上来,更不要说受教育程度不一的家长了,况且并不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能力解释什么是真正的美。我们这个社会对很多东西都缺乏共识,而审美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经典也是如此,让孩子背背三字经默写一下千字文唱唱“月光光,照地堂”就能够抵消社会环境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我看也是悬。经典被滥用于教育,跟数典忘祖一样不是好事。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大人,活在当下最遗憾的事情就是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而不是一个审美的时代。太多的人离自己的内心越走越远,逐利去了———望子成龙拔苗助长也是一种逐利。娱乐至死的时代只有眼球没有底线。既然我们已经生活在了这个时代,我们的孩子自然不能幸免。在不是娱乐就是经典这两个极端当中,孩子们几乎没有选择。幸好,家长和学校还是有得选择,但是前提是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