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协同打造大湾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11.07.2019  12:04

大洋网讯 广州市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协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近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协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将于近日实施。该《行动计划》将有力推动广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广州在大湾区城市群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助力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计划,到2035年,广州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成为支撑国际一流湾区的核心引擎先行区。

九大行动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行动计划》总体思路提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发挥“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的独特优势,增强广州核心引擎功能,着力构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都市现代农业为主导,以九大行动为支撑、以六项措施为保障的“1596”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一核、一廊、三翼、多极驱动”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先进制造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强市和文化强市,激发老城市新活力,为建设国际大都市提供产业支撑,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行动计划》提出九大重点行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壮大行动,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行动,海洋经济培育提升行动,都市现代农业品质优化行动,实体经济主体振兴行动,科技创新驱动实体经济发展行动,现代金融聚焦实体经济服务行动,人才资源聚力实体经济支撑行动,共40条具体任务,突出全产业协同发展、突出路径引领、突出协同共建,细化了“在哪干”“干什么”“怎么干”的路径措施。

发展目标:2035年冲刺支撑国际一流湾区的核心引擎先行区

按照计划,广州发展目标按照“三步走”安排,实施2019-2022年行动计划,远景展望2035年未来蓝图。

到2020年,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建成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合作的产业核心支撑区。到2020年,实现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7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1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70%,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支柱。到2022年,以创新驱动为主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确立,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枢纽区。到2035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成为支撑国际一流湾区的核心引擎先行区。

空间布局:“一核、一廊、三翼、多极驱动

空间布局上,广州秉承“打造核心引擎、辐射周边城市”的原则,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与广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机衔接,市区联动打造优势产业集聚核,携手大湾区城市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形成“一核、一廊、三翼、多极驱动”的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构建结构科学、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格局。

一核”:建设具有国际辐射带动力的中心城区现代产业集聚核。范围主要包括天河区、海珠区、荔湾区、越秀区所在的中心城区和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及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高水平打造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会展总部集聚区、黄埔临港经济区、白云新城总部经济集聚区等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核心区。

一廊”:加快“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广州段建设,集中打造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琶洲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天河智慧城等创新平台,形成“三城一区十三节点”空间发展格局。

三翼”:东翼产业集聚带。围绕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以天河区东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至增城区的产业组团为载体,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经济,打造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南翼产业集聚带。围绕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以珠江航道黄埔港至龙穴岛段沿江区域的番禺、南沙产业组团为载体,建设国际物流商贸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区、滨江滨海生态旅游区和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北翼产业集聚带。围绕空港经济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以白云区北部、花都区和从化区西南部等流溪河岸线的产业组团为载体,重点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生态旅游产业示范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区、铁路经济集聚区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区。

多极驱动:深入实施区域合作战略,以广州市产业区块(园区)载体为主阵地,共建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佛合作试验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等一批重大合作载体,发展一批特色合作平台,形成点(载体)、线(走廊)、面(枢纽)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耿旭静 通讯员穗工信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