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 扬帆正当时
去年年底,广东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的启动,将中山和潮州这两个美丽的城市更紧密地“联系”到一起。
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潮州切实强化主体意识,积极与中山这一新结对“伙伴”对接联系,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帮扶合作。眼下,两市政府、企业之间的对接联系风生水起,深度合作和互利共赢的路子越走越宽,对口帮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目前,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区已形成“一区五园” 的合理布局,即南山分园、径南分园、临港分园、潮安分园和湘桥分园。“一区五园”因地制宜,实施两种开发建设模式:一种是 “打包开发”。由中山市投资15亿元在径南分园首期购买1平方公里土地建设“园中园”,现已动工兴建17万平方米GNP厂房和通用厂房,同步招商7家制药、电子项目入驻。企业无需买土地、建厂房就可以直接租厂生产,大大节约了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与此同时,加快建设园区配套设施,出台扶持政策,以此带动一批签约企业纷纷动工,并从湖北“截和”18个项目集体落户潮州,径南分园成功“盘活”。另一种开发模式是由中山、潮州“合作开发”,如潮安分园、湘桥分园等。目前太安堂、乐卡等12个项目已动工建设;南山分园已入驻企业78家;径南分园已达成投资意向企业23家,投资总额 66亿元;潮安分园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8亿元,挂牌出让土地48宗、实际供地3000亩;临港分园被认定为省循环经济工业园,潮州港临港物流集聚区被列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为了促进项目落地和园区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一方面,两市专门出台《中山(潮州)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扶持办法》,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鼓励投资陶瓷、服装、食品、不锈钢制造等特色产业,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仪器仪表等临港产业,研发孵化、专业市场、仓储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加强开发区对接,发动中山火炬开发区内有扩大产能、产业转移等意向的企业“延伸发展翅膀”,到潮州产业园区发展,或与有关企业合资,建立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借助中山经验打造产业园示范平台。截至目前,已主导或协助引进各类项目145个。其中,园区内签约项目90个,计划投资359亿元;已供地项目72宗,计划投资额181.58亿元。潮州新区起步区启动重点项目27个,总投资312.4亿元。
产业创新创意园投入运营
考虑到创新平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在中山对口帮扶工作中,两市一直致力于打造“潮州-中山产业创新创意园”、“枫溪-古镇生产力促进中心”、“庵埠-小榄生产力促进中心”、“三环--美的新型电子陶瓷部件研发中心”等市、区、镇、企“四级创新联盟”。
而作为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对口帮扶合作的首个启动项目,“潮州-中山产业创新创意园”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外界大量关注的目光。
这个由两市以股权投资方式共同出资6亿元倾力打造的创新平台,包括“三个中心”(产业创新中心、设计&创意中心、绿色体验中心)、“两个基地”( 潮菜创新基地、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一个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其完全面向市场,实施市场化运营的特点吸引了珠江桥潮式调味研发中心、广新集团电子商务粤东运营中心、万邦电子商务代运营公司、兴融小额贷款公司、3D激光手板及快速成型服务中心、陶瓷低成本自动化设备服务中心、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研究中心、潮州菜、潮绣、潮州木雕、麦秆画研发中心等入驻,眼下,该园已全面对外运营,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抱团发展、做强做大提供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发展。
深度合作全面展开
中山有15个省级专业镇,潮州有19个省级专业镇,两市专业镇的发展道路相似,实行对口帮扶的新思路一提出,就得到许多专业镇的热烈响应,使得对口帮扶工作从依托产业转移为主上升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为主。
在首批结对专业镇中,就有22个产业互补的乡镇“喜结良缘”, 形成一对一的帮扶。因为这次的结对遵循市场规律,根据产业的匹配度来敲定,且强调“一镇一特色,镇镇有亮点”, 基层发展的积极性瞬间被调动了起来,通过深度对接,结对专业镇纷纷找到合作空间:中山的小榄镇与潮州的庵埠镇强调要加强药包材、食品包装两大特色产业的对接合作;中山的古镇镇与潮州的枫溪镇则致力于强化陶瓷产品在灯饰上的应用;中山的大涌镇与潮州的意溪镇也商定将在红木家具销售平台、品牌宣传等6个方面进行深入合作。目前,潮州木雕、潮绣、婚纱、陶瓷、不锈钢等与中山红木家具、服装、灯饰、五金等“中山美居”产业集群的合作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不过,两市并不满足于此,为给专业镇结对加温鼓劲,中山和潮州还拿出3000万元资金,采用竞争机制进行分配。 “我们就是想通过对口帮扶,让潮州的这些专业镇成为30亿级、50亿级、乃至过百亿级的专业镇,同时,中山的专业镇也能够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200亿、300亿级的专业镇。”市委常委、副市长、中山潮州对口帮扶指挥部总指挥殷昭举说。
初现成效 惠民利民
在专业镇对接合作渐入佳境的同时,两市又针对中山、潮州产业互补性强的特点,以中山市 “中山美居”和潮州市“中国瓷都”为平台,促进两市相关联企业建立深度联接,协作配套,形成“镶嵌式”合作发展模式。
但是,不同于以往的政府“拉郎配”,这次中山与潮州企业的项目对接强调企业双方“都要互相看对眼”,政府不可乱点鸳鸯谱,开启了完全自由的“非诚勿扰”模式,推动了中山咀香园-潮州展翠(产品合作)、中山美图——潮州恒洁(股份合作)、中山华翔——潮州金源(研发合作)、中山万旗——潮州中天(营销合作)等一批龙头合作项目,也使得对口帮扶工作实现了从过去政府“一头热”,到政府和企业“两头热”的转变。
因为不想错过这一轮难得的市场机遇,许多企业纷纷加快了对接合作的进程,其中,潮州的展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山市咀香园食品有限公司的合作很快就有了成果。两家企业将咀香园现代工艺融入展翠佛手果的加工过程中,改变佛手果传统腌制的单一做法,在全国率先推出全新的、绿色健康的佛手果系列点心。目前,双方合作的第一代产品已生产出样品,有望近期面市。
两市还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以行业协会带动关联企业拓展商机和市场。两市9大行业协会对接成为“合作伙伴”。如中山红木家具协会与潮州木雕协会合作,推动潮州木雕艺术结合中山红木家具进行产品的细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潮州陶瓷协会与中山古镇灯饰协会计划投资6个亿在潮州打造“陶瓷灯饰产业园”。中山潮汕商会、揭阳商会、汕尾商会积极引导更多潮汕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
两市推动对口帮扶工作从经济范畴向社会范畴覆盖,使对口帮扶的过程成为两市群众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过程。比如,中山技师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从提升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强化专业建设和师资力量建设等多方面开展对潮州高级技工学校的帮扶,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组织广东(潮州)工艺美术中山精品展,推进“中山万人游潮州”、“潮州千人游中山”、“文化旅游美食节”等活动,引导中山农业龙头企业到潮州投资。两市人社部门互设劳务工作站,优先接收技工学校毕业生及高级技工就业,推动两地劳动力无障碍流动,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引导潮州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到中山设立大师工作室。在粤东率先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让外来投资者和本地企业享受到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促进更多企业落户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