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精准扶贫故事

18.10.2015  01:47
10月16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坛上庄严向世界宣布:“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先后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对贫困人口实施特惠政策,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原标题: 如何讲好精准扶贫故事

   ——来自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声音

  10月16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坛上庄严向世界宣布:“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目前中国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新阶段,扶贫开发面临怎样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中国扶贫开发创造了怎样的成功模式和经验?未来如何讲好中国精准扶贫故事,确保农村贫困人口2020年如期脱贫?专家们在论坛上进行了深入解析。

   成就与挑战: 啃硬骨头、攻坚拔寨、任务艰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从1978年到2014年,中国近7亿人成功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制定的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目标的国家。

  2011年至2014年,我国累计减贫5221万人,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985元增加到6610元,增幅连续3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今年我国有望连续第三年实现减贫1000万人以上。

  尽管成就巨大,然而越往后扶贫难度越大。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指出,未来6年时间7000多万人,意味着每年要减贫1170万人,平均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繁重艰巨。

  “目前我国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地区集中于十四个集中连片地区,这些地区有的生态脆弱,有的资源匮乏,有的教育水平很低,有的缺乏技术基础,脱贫致富任务十分艰巨。”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李强指出,真正拔掉“穷根”应当把扶贫开发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背景下考量,分析这些地区致贫的体制性和区域性因素,建立多元多层次的扶持机制。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