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记忆里的“妈妈”追记中南大学原辅导员林韵玲
原标题:刻在记忆里的“妈妈”(高校教书育人先进典型) ——追记中南大学原辅导员林韵玲
林韵玲生前生活照。资料图片
“不是记忆力,是爱”
多年以来,中南大学采矿1977级的学生吴超总怀疑他当年的辅导员林韵玲有什么“特异功能”:她能很快记住每一届新生的名字;几十年后的同学聚会,她还能记得每位同学,并说出他们的学号和兴趣爱好。
要知道,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超过30年的林韵玲至少和6000名学生直接打过交道。
直到有一次看到林韵玲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吴超才恍然大悟:“这不是记忆力,是爱。”在林韵玲的小本子上,她用密密麻麻的小字记下了每一个学生的姓名和基本信息。这一记,几乎是半辈子。
林韵玲对学生们有多爱,丈夫和儿子都看在眼里。
每个学期开学前,丈夫陈寿如就知道她要开始“做功课”了——看档案。林韵玲找来新生的档案,默记学生的姓名、照片和学习情况,想象学生们的性格特点。等到迎新的时候,再把脑子里的印象和真人对照。刚开学时,林韵玲总会围着学生宿舍转。她每天晚上找学生聊天,了解同学的困难,发现学生干部的苗子。
人们说林韵玲有两个家,一个是她和家人住的学校筒子楼,另一个是系里学生们住的“学生十舍”。
“林老师就是我妈!”
家里人都知道,林韵玲只要是去参加学生们的聚会,回家时总会饿着肚子。因为她永远忙着对每一个人嘘寒问暖。对于学生,她总有说不完的话,一圈下来,问题问完了,心事放下了,饭菜也早就见底了。
一名陈姓同学当年因为感情纠葛,差点与人拔刀相向。有领导主张开除学籍,但林韵玲认为这只是青春期孩子的一时冲动。她说服领导保留陈同学的学籍,后来这位同学毕业后顺利分配到兰州某研究机构。十几年后,人到中年的陈同学冲到她面前就要下跪:“不是您13年前给我一个悔过的机会,我现在可能正在街头要饭啊!”当了一辈子教师的陈寿如感慨地说:“一直知道妻子很受学生爱戴,但没想到她与学生们的感情竟如此深厚。”
2014年,林韵玲因病去世后,丈夫陈寿如与中南大学一道发起了募集“林韵玲优秀辅导员奖励基金”的倡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数十万捐款就从全国各地汇到长沙,加上夫妇俩的积蓄,这笔钱如今已经达到了100万元,奖励基金也正式成立。陈寿如有一次收到单笔5万元的捐款,他不敢相信,打电话询问是不是搞错了。电话那边的回答让陈寿如一时哽咽——这位学生在电话里激动地说:“林老师是谁?林老师就是我妈!”
“她的灵魂是透明的”
由于淋巴癌晚期,73岁的林韵玲在2014年的秋天离开了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中南大学,离开了心心念念的采矿楼和学生十舍。
在一篇题为《王杰、焦裕禄》的日记中,林韵玲这样写道:“近来我肚子痛,昨日痛了一天……可看到社员们在田里忙得欢,我却在房子里,像话吗?想想焦裕禄,他患着那么严重的肝病,从来没有停止过工作。”在艰苦环境里磨砺过的她,留校成为辅导员后依然保持着淡泊名利的作风。
大儿子陈瀚小时候没少见那些趁母亲不在,匆匆而来放下东西后拔腿就走的送礼者,母亲每次都是第二天原样退回。“母亲很少给我们讲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大道理,但我们从母亲身上,逐渐深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如果要说身边有哪些真正的共产党员,那么她一定是一个。在她的眼里就从来没有贵贱,她对学生也没有亲疏。她的灵魂是透明的。”学生颜兴中说。
学生吴超在悼念林老师的文章开头动情地写道:“世上有好多事物都会随着时光淡漠,但总有一些会像钉子一样钉在一个人的记忆里,永远都无法拔出。”林韵玲虽然已经离去,但她的身影留在了中南大学的校园里,也留在了许多人的记忆里。(记者 孙 超)
《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31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