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还原民国婚礼 因通货膨胀17人送5300万礼金

05.06.2014  12:43

   结婚证

   奖状那么大

  比现在的结婚证大出好几倍,有普通奖状那么大,边框饰以牡丹、鸳鸯、喜鹊等图案。上面不但写有新郎、新娘个人的详细信息,还包括结婚时间、地点,介绍人、证婚人、主婚人信息。此外,上面并无结婚证“发证机关”和公章。

   份子钱

   最低200万

  直接用现金,由人专门记录。礼金最低的有200万元,高的则达到上千万元,还有人送美元。张旭东算了下,这场婚礼一共收取了17个人的礼金,共计5300万元。

  学者称,当时通货膨胀厉害,1万元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1元的购买力。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是什么样子?婚礼要收多少礼金?日前,乐山收藏爱好者张旭东用他收藏的一套藏品,向成都商报记者还原了一场民国时期的“新式婚礼”。结婚证书显示,当时婚礼于1948年8月20日在“成都外南竟成园”举办,而礼簿单上则记录了17人赶礼,份子钱共计5300万元。

   书市淘宝

   收齐66年前的婚礼物件

  成都商报记者在张旭东家里见到了这套藏品,包括结婚证、请柬、礼簿单、婚礼议程、新郎新娘合影以及写着新郎、新娘、证婚人、介绍人和招待的小条幅,共计6样12件,“66年过去了,这些东西保存下来的很少,收集成一套就更难。”张旭东将这些东西装在一个塑料袋子里,爱不释手。

  2001年的一天,喜欢收藏书报刊的他在乐山中心城区的王浩儿旧书市场闲逛,突然一张结婚证书映入眼帘,他仔细一看,原来是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找到了个宝贝。”张旭东一眼相中并买了下来。回到家后,他开始查找资料,发现当时已经出现了新式的婚礼,还有着相对成熟和固定的婚礼仪式。

  从那以后,张旭东开始频繁出现在旧书市场,专门寻找有关这场新式婚礼的物件。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张旭东终于从3个摊位收齐了这套藏品。“这几样藏品能够相互印证,结婚证书和请柬上都有名字,而礼簿单上有一个随礼的名字正是结婚证书上的主婚人。”张旭东初步确定,这套民国时期的“新式婚礼”藏品,是同一对夫妻的婚礼物件。

   婚礼礼金

   17人随了5300万份子钱

  这张结婚证书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有普通奖状那么大,比现在的结婚证大出好几倍,证书的白色边缘已泛黄,但色彩依然鲜艳,边框饰以牡丹、鸳鸯、喜鹊等图案。上面的内容相当丰富,不但写有新郎、新娘个人的详细信息,还包括介绍人信息,结婚时间、地点,证婚人、主婚人信息,并盖有各自的私章,不过上面并无结婚证“发证机关”和公章。

  请柬在当时也是新式婚礼中必不可少的物件。成都商报记者发现,这张请柬制作精美,粉红色的底色烘托出喜庆的气氛。由于年代久远,请柬及写着新郎、新娘、证婚人、介绍人和招待的小条幅(胸花)也有不少虫蛀的痕迹,上面的大头针已锈迹斑斑,新郎新娘的合影也已泛黄。

  “这场婚礼应该没有出现红包,所有礼金都是直接用现金,由人专门记录。”张旭东展示了那本已经泛黄的礼簿单,上面用毛笔写着客人的礼金数目。

  据张旭东介绍,礼簿单上面出现的礼金数目都显得很大,最低的也有200万元,高的则达到了上千万元,还有几个人送了美元。“我算了下,这场婚礼一共收取了17个人的礼金,共计5300万元。

   真的好巧

   新郎竟是藏友父亲的小学同学

  偶然一次,张旭东拿出这套藏品,一个人在家里研究了起来。正当他看得入神的时候,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你咋会有陈良眉的结婚证书呢?

  张旭东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父亲张国权站在了身后。“难道父亲认识结婚证书上面的新郎陈良眉?

  “这人是我小学同学,我肯定认识。”听完张旭东的讲述后,父亲还说,他不光认识新郎,还知道新娘钟秉瑛是现在的乐山市犍为县人,“主婚人陈子光还是当时有名的人。

  昨日,92岁的张国权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当时陈良眉的家境很好,结婚时,新郎新娘两人穿着西服和婚纱、坐着小轿车,在乐山城区游了一圈,“当时几乎没看过这种场面。

   记者寻访

   这对夫妻已去世

   儿子:或买回这张结婚证

  新郎陈良眉、新娘钟秉瑛于1948年结婚,66年过去了,他们还健在吗?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多方寻找打听,令人遗憾的是,两人已去世。

  据陈良眉和钟秉瑛的儿子陈增介绍,当年爷爷在乐山做官,不过父亲结婚时,爷爷已经去世,家道中落,而外公是做盐生意的,家境殷实。在结婚前,父亲在成都读大学,学的财经专业,而母亲在成都读初中,两人是经母亲的哥哥介绍认识的。

  “小时候,我也听母亲摆过,两人认识之后,是父亲追求的母亲。”谈到父母的爱情,今年已经63岁的陈增露出了笑容。陈增说,听母亲说过,结婚时婚礼很隆重,在乐山、成都都摆了酒席,在乐山还坐了小轿车巡游,请的客人除了亲朋好友外,还有不少达官贵人。

  听说有人收藏了父母的结婚证书,陈增表示很意外,也很激动。不过,对于这张结婚证书,陈增表示自己并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是怎么流落出去的。如果有可能,他准备花钱买回来,或者复制一份,留作纪念。

   学者说法

   当时1万元相当于现在1元

   婚礼并不算特别奢华

  据乐山著名学者黄德彰介绍,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婚姻文化的特点,也多少反映了西方文化的内容。当时的结婚证书中介绍人必不可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的婚姻观念影响着人们对终身大事的选择;而证婚人、主婚人这两项,则是西方舶来品,一般请的都是有声望的人,以示郑重。

  对于5300万元的“天价礼金”,黄德彰解释说,因为通货膨胀十分厉害,当时1万元的购买力估计只相当于现在1元的购买力,5300万元礼金可能只相当于现在的5300元,“婚礼也并不算特别奢华。

  黄德彰表示,从照片上来看,这套婚礼藏品有泛黄、虫蛀的痕迹,反映出年代已经十分久远,对于研究乐山旧时民俗、婚俗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另据乐山市档案馆馆务科科长钟少兵介绍,这张结婚证书上并未看到结婚证“发证机关”和公章,说明是民间的式样,应该是到专门经营此类文书的地方购买的,“虽然没有官方见证,但也包含了新人结婚后要带着信任和责任一起生活的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