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女饼制作技艺上榜!​黄埔再添3个区级非遗项目

08.11.2019  13:08

大洋网讯 黄埔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历经岁月沉淀升华绽放异彩。近日,黄埔区公布了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嫁女饼(绫酥)制作技艺、龙形拳(黄埔)这三个项目入选,荣获“非遗”认定。

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

这是流传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传统技艺。它与各村落间盛行的扒龙舟民俗相伴相生,而龙头作为龙舟的象征,为扒龙舟赋予灵魂和神韵,成为龙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龙头、龙尾精细入微的雕刻作为实用木雕的一类,也成为广州木雕的有机组成部分。

龙舟龙头的制作过程复杂,需要经过选料、开料、风干、设计、粗雕、细雕、精雕、打磨、安装龙角、上漆、装饰配饰和安装龙颈十二个步骤,需要花费1周到1月不等。在选料上常以江西产的香樟木为原材料,设计则以各村落的历史、文化和故事为原型,设计出专属龙头。

嫁女饼(绫酥)制作技艺

嫁女饼是广府地区专用于婚俗场合的一类独特喜饼。在黄埔,嫁女饼有红绫酥、白绫酥、腰酥、皮蛋酥、合桃酥、鸡蛋糕、龙凤饼等品种,各蕴含了不同的美好寓意,是广府人讲求美好生活的写照。

订嫁女饼需选好日子、过大礼时担嫁女饼应有“五色饼”、过大礼当天用嫁女饼拜神祭祖、女方在派送喜帖时需一并将成双数的嫁女饼派发给亲朋好友等,均体现了广府的特色民俗和广府人的相处之道。

黄埔通过订饼、担饼、派饼等充满仪式感的环节,让嫁女饼不仅是一种饮食,更成了一种内涵丰、参与者众的社会活动。透过小小的嫁女饼,不仅使新人珍惜姻缘,也使两个家庭乃至村落邻里更加和谐相处。

龙形拳(黄埔)

黄埔龙形拳既有拳出生风、刚劲暴烈的凶猛,又有松沉缠黐、抖弹冷脆的内劲,是以意导形、攻守合一、沉踭落膊、气沉丹田、三尖相对、三力相通的传统南派拳术。

黄埔龙形拳以茅岗村为核心,集南少林还俗和尚黄连娇传林合,林合再传林石的东江龙形拳和大玉禅师传林耀桂,再传刘成的龙形拳于一家,别具特色,保持了浓郁的传统武术风格。到现在已在村中流传了过百年,历五代人。

周振江、周涤非、周兆权、周作祺、周文章等作为黄埔龙形拳第三代传人,带领众师兄在黄埔茅岗村传授龙形拳,至今已传至第五代。

龙形拳传人刘成对该拳种的拳理有较深的理解,他曾说过,攻劲为拳法之根,犹如弦上之箭。门派功架,功法是弓,功力为弦,劲力是箭,技法是镞。强弓硬弩出快箭。“功夫”到家,自然得心应手。

龙形摩桥的“”发于桩势,“功法”在“摆桩”“扭马”“迫步”。其“摆摆桩”“扭马”“迫步”讲求气势,吞吐分明,头、眼、身、腰外五形与神、志、意、气、劲内五形合一,内练精、气、神,外练腰、桥、马的龙形拳入门功夫,也是龙形拳别于其他门派的特色之一和掌握发挥龙形拳威力的精要所在。

文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