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详细事迹之助人为乐|孙岐坤:12年志愿服务时间超18400小时
2007年,第一次接触志愿服务工作的孙岐坤未曾想过,自己会在这条路上走这么远,还成了公益组织的带头人,成了5000多个孩子的希望。
岁月如白驹过隙,12年后,“小孙”成了“老孙”,资助过的孩子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已经结婚生子,没变的则是那份“能帮一个是一个”的初衷。
缘起:从群主到公益助学组织负责人
“瓦蓝栈”这个名字起源于一个QQ群。2007年,从山东老家来到东莞多年,经历了结婚生子,已经扎下根来的孙岐坤越来越感到自己的圈子太窄,日子太清闲,需要做点什么来打开更广阔的世界。最终,他选择的是志愿服务。“能交朋友,又能帮助别人,一举多得。”孙岐坤十分坦诚,他强调自己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并没有什么伟大的初衷,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这些字眼对他还很陌生。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孙岐坤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为了方便联系和交流,他建了一个QQ群,名字就是“同一片蓝天下”,这便是“瓦蓝栈”的雏形。2008年汶川地震后,孙岐坤和众多志愿者一起,走上街头为灾区募捐,那是他从心里第一次强烈感受到做公益的激动澎湃,“大家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那种力量很强大。”
此后,孙岐坤参与志愿服务的劲头更足。2009年,他开始担任志愿者拓展服务总队瓦蓝分队队长,之后又担任志愿者拓展服务总队副队长,由群主变成了一个“带头人”。期间,他带着团队去过敬老院,开展过残疾人关怀活动,最终确定助学这一领域,并且把助学活动开展到周边甚至是省外。孙岐坤回忆道,“那时候一年的最高纪录是外出12次助学活动,平均每个月一次。”
2011年8月,东莞开始为公益组织登记“松绑”。孙岐坤深知,要取得一个合法的身份,走向规范化,他们这条公益助学路才能走得更长远。就这样,东莞市瓦蓝栈公益服务中心正式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性质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孙岐坤也正式从“带头人”成为该组织的负责人,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坚持:为了多做一点,为了多帮一个
从一个松散的志愿者服务队向一个专业运营的公益机构转变,对“瓦蓝栈”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而作为负责人,孙岐坤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登记注册后,一切都要规范化,各种文件报表也更多,还有一系列的审批,我一个人身兼数职,很多东西都是赶鸭子上架。”孙岐坤坦言,最累的时候他也想过放弃。但看看面前那么多等待帮助的孩子,再看看身后和他一起努力过来的兄弟姐妹,要是他撂挑子了,他们怎么办?
就这样,孙岐坤硬着头皮扛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带领“瓦蓝栈”逐渐走向正轨,但他并不满足于此。2015年下半年,孙岐坤和团队开始谋划筹备成立非公募基金会。“成立基金会后,机构内暂时闲置的善款可以用于理财或者投资,让其增值,而且可以向市民政局申请税前抵扣资格,这样就能把善款发挥到最大价值,能够帮助更多孩子。”孙岐坤介绍,出于这两个方面的考虑,“瓦蓝栈”共筹集200万元向东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申请成立非公募基金会。2016年4月正式拿到“东莞市瓦蓝栈公益基金会”的登记牌照。
成立了基金会之后,“瓦蓝栈”探索推广的“公益+商业”模式进一步发挥作用,东莞银行、东莞市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等先后和基金会共同发起助学活动。此外,对于基金会未来的发展,孙岐坤希望它不仅为“瓦蓝栈”服务,还能为其他公益机构服务。基金会从社会上募集善款之后,可以面向全市公益机构举办公益创投活动,其他公益机构有好的项目,都可以得到基金会的资金扶持。
到2018年,孙岐坤志愿服务时间已达18400小时以上;“瓦蓝栈”资助贫困学生已超过5000名,约11000人次;走访调查学生超过23100多名;与43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约有2220名左右的资助人;投入公益活动的善款总额超过1465万元。
12年来,孙岐坤已经记不得自己去过多少地方,看望过多少学生。那些他们帮助过的孩子,很多都已经长大成人,但孙岐坤和他的团队却没有想过停止,“只要还能继续,我们多帮一个是一个,多做一点是一点”。
全媒体记者 朱珍珍/文
全媒体编辑 钟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