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注意 开学季谨防诈骗

23.02.2017  11:06

本周是开学季,广东各大高校学生陆续返校,一些不法分子也“忙碌”起来,为学生和家长量身制定了诈骗方案。

校园常见的诈骗手法有哪些?当事人受骗后应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家长和学生又该怎样防范?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醒,在校学生和家长要提高安全意识,认真鉴别网络信息真伪,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向不明网站和账户汇款。

冒充老师骗取钱财

朱先生您好!关于学籍信息的核查是教育部的统一工作安排,请您下载核对查询。”不久前,家住东莞的朱先生收到了这样一条来自“校讯通”的短信,差点点击进去落入骗子的圈套。

据了解,此前中山、深圳、东莞等多地也有不法份子伪装成老师,在“校讯通”上进行诈骗,只要家长点击链接,手机就会被木马病毒“种植”安装。木马病毒一旦植入手机,就会向服务器传回手机上所有个人隐私信息。得到这些信息后,不法分子远程遥控手机,通过支付平台盗刷受害人绑定的银行卡存款。

除了“校讯通”,还有不法分子冒充学校老师主动加家长微信,以催缴学杂费为名骗取钱财。

日前,南京朝天宫派出所就接到家长王先生的报警求助,称自己可能收到了一条诈骗微信。原来,来自学校的“刘老师”主动加王先生微信,让他配合学校收取学杂费。王先生一看也就230元,准备让女儿第二天带到学校缴纳,但“老师”却要求马上微信转账。通过报警和向学校核实,王先生了解到学校并没有收取学杂费的通知。

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醒学生家长,缴费前一定要和老师本人或学校沟通。一旦收到此类通知,应向学校老师核实,不可盲目按照短信要求下载软件。如果不慎点开短信链接并安装了插件,可以通过银行卡挂失、恢复手机出厂设置、重装系统、修改涉财信息密码等方式进行紧急处理。

货到付款”须谨慎

开学后,学生的快递也逐步增加,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学生爱网购的习惯精心设计了骗局。

一位名叫韩小白的深圳网友日前称,自己接到了自称是购物网站客服的电话,客服首先向自己核实了购物订单的信息,接着告诉自己工作人员在处理订单的过程中误将他升级为VIP客户,虽然可以享受优惠,但每月需扣除500元。韩小白听到后非常高兴,接着又接到了一个自称是银行客服人员的陌生电话,让自己在ATM机的英文界面上操作,韩小白按照对方要求输入13999的“序列码”后就收到短信提示——银行卡被转出13999元。当他打电话询问客服时,客服让他再输入8003确认,结果银行卡再次被转出8003元。

另外,还有不法分子利用“货到付款”方式骗取快递费。不久前网友小王帮大学室友小林签收了一个货到付款的包裹,接到电话的小王没有多想签收了快递并支付了290元。等小林回来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是一些优惠卡、充值券和广告单。小王向快递公司询问,了解到货到付款的包裹一般只要当事人签收,包裹代收的钱就会转到对方的账户,诈骗者正是利用了这一点骗取消费者的钱财。

网络兼职暗含传销

新学期刚开始,不少大学生因课业压力较轻希望找份兼职,然而形形色色的高薪兼职广告也可能暗含陷阱。

不久前,广州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就接到过一起网络兼职诈骗警情。就读于广州某大学的小李透露,她通过QQ群的广告小帖子加了一个兼职打字的QQ。诈骗人员承诺给予完成任务的“打字员”高报酬,吸引了大量学生交费成为“会员”,随后通过语音聊天室发布几乎不能完成的“打字任务”,并让老会员通过发展新会员抽取佣金,不断骗取会员加入。

他们说一次交98元就可以成为初级会员,198元可以成为高级会员。根据等级不同,他们会给会员定期派发报酬不同的‘打字’任务,我尝试过很多次,他们发的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因此也从来没有拿到过报酬。”小李说。

■开学防骗小知识

1.情感类

一些骗子谎称是“老乡”,拉去吃饭后提前开溜将学生留下买单;还有些“师兄师姐”会热心提供兼职机会。

警方提示: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的真伪,找兼职信息也要到正规官方网站。

2.经济类

不法分子谎称是老师或老乡,代办业务骗取财物;还有不法分子发短信,诱骗学生点击恶意链接。

警方提示:不轻易点击链接,如需要可在正规平台进行核实,同时安装手机安全软件拦截恶意信息。

3.推销类

不法分子谎称是某品牌的代理商,进到学生寝室上门推销,售出后销售者便消失无踪。

警方提示:对陌生销售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购买物品需到正规地点购买。

4.信息类

开学时办理各类手续常会用到个人证件,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各类手段获取学生信息,冒用身份从事犯罪活动。

警方提示:身份证一定要妥善保管,不能借给他人使用,身份证复印件最好也要注明用途,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吴珂 策划统筹:洪奕宜 编辑: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