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运动会的“平静”说明了什么
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结束了,5000多位大中学生运动员奋勇拼搏,在12天赛程326个项目中尽展风采。
相对来说,这次运动会显得比较“平静”。这种“平静”,固然有学生运动会不太容易在成绩上和全运会、奥运会“竞比高”的因素,但同时也可以看到,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征途中,人们越来越对奖牌得失有了“平常心”,有了“胜固欣然败亦喜”的从容,有了对体育事业更全面、健康的认识。
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自己也是一个体育爱好者,热爱跑马拉松,“体育对我来说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女排比赛(中学组)在浙大附中体育馆进行。观赛的高三学生陈昕宇说,同班同学正在场上打球,“选手们团结协作,互相加油的样子太让我振奋了!”另一位高三学生金怡菲说:“比赛结果如何我已不在意。这场比赛真切地感染到了每一个人,让所有人都明白了运动的魅力,这才是最重要的!高三这一年,也许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想起赛场上一分一分去拼的队员,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竞技体育犹如战争一般,在和平时期代表着国家荣辱,输一场赢一场,洋溢的都是“悲壮”“泪与血”的调子。今天站在世界聚光灯下的中国,实力和影响力已无需证明。新一代的青年,既为孙杨、刘翔、李娜夺冠而欢呼振奋感动,也会欣赏贝克汉姆、梅西的“帅”,同时又为傅园慧的“穷尽洪荒之力”而快乐。
在学生运动会上,我们既可以看到诸多项目结出硕果,共计30人49次打破35项赛会纪录;也可以管窥大批优秀运动员背后良好的体育土壤、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获得中学组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第五名、100米仰泳第四名的张音祺高考目标是北大清华。她所在的浙大附中体育教研组长夏晓忠说,体育训练不仅没有影响文化学习,很多孩子还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在杭州,不少学校把让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一门体育技能作为教学基本目标。杭州学军中学高一新生入学就让每一位同学选择足球或篮球作为三年高中生活的专业训练项目。这所浙江顶尖高中已经在全省高中组足球赛中7年拿了6个冠军。近几年不少校队成员被清华、浙大、上海交大等名校录取。校长陈萍说,要让孩子们成为“考场龙”“赛场狼”。
相对于收获无数掌声和闪光灯的明星运动员,大量的运动爱好者可能终其一生只能是竞技项目的小草、野花,但正是在开遍小草和野花的山坡、田野、平原之上,校园体育、社区体育会培育出越来越多竞技体育的名花异草,乃至参天大树。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掀起马拉松等一波又一波全民体育热潮,涌现更多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青年、更多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中老年。
体育所代表的更快、更高、更强的进取精神,是国家、民族应有的精神;体育所倡导的公平、公正、契约的精神,同样是法治精神的体现。在体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中华民族及其每一份子将越来越具有强悍的内心、明朗的面貌和严谨的规则意识。
人们会慢慢习惯更加“平静”的体育盛会,人们会在盛会之外的生活中尽享体育的“不平静”。
编辑: 朱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