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大学城 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探究物理新领地
学院基本情况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是在原物理系的基础上,整合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材料物理专业,于2003年成立,2004年7月进驻大学城校区,教学、科研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现设有4个学系(物理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和材料物理系)、3个校直属研究所、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心,1个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2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教学型)。
学院现拥有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现共有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光学)、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2个省重点学科(物理学、光学工程)和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院现有教职工11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6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0人,博、硕士导师48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学术带头人1名,双聘院士2名,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3名,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1名。学院现有在读博、硕士研究生400余人,在校本科学生2100人。
学术研究与科研平台建设
学院在学术研究与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坚持“顶天立地”,在基础研究和产学研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在基础研究方面,2004年以来学院教师在世界物理学顶尖期刊Phys.Rev.Lett.(SCI影响因子7.328)发表论文24篇;发表SCI收录论文500多篇,承担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0余项。在产学研方面,学院选派了10多名教师参加“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推动我校产学研结合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科技成果转让及产业化10余项,其中我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产业化的一系列技术,转让合同金额为500万元,产业化项目产值超过1000万元。目前,学院教师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40余项,其中获广东省专利奖优秀奖 1项。
在平台建设方面,2012年长江学者朱诗亮教授团队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数理学部全国仅批3个); 2013年朱诗亮教授牵头申报的广东省量子调控工程与材料重点实验室成功立项;2013年韩鹏教授牵头申报的广东省光电检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组建;2008年度朱诗亮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2011年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朱诗亮教授、2011年王瑞强教授、2014年潘达儒教授分别获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学院在学术研究与平台建设中的突出成绩,使得学院教师近年来获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奖项。2013年朱诗亮教授主持完成的“量子几何相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实现了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零的突破,填补学校历史空白,是建校以来获得的最高科技奖项。此外,朱诗亮教授还于2011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获得了广东省第十届“丁颖科技奖”;2007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王瑞强教授于2013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杨冠玲教授于2007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何振江教授于2007年获广州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唐志列教授于2007年获广东省专利奖优秀奖等。
人才培养
近年来,学院在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教学成果显著,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院拥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5人。“物理学”专业2008年获批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获批为广东省重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与“物理学”先后获批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及广东省特色专业;2006年“物理学科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电子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教师获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套,在全国四十五所高等院校使用,发行量达2万多册;全国通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教材2套(《物理》发行量达2000万册,《通用技术》发行量达2000万册);承担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项目30余项、省级项目50余项。
2004年以来,本科学生共获得各类专业竞赛奖项国际级40项,国家级190项,省级377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成果51项。学生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亚洲创新设计大赛上共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12项共110人次;在全国“挑战杯”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共获特等奖4项,一等奖82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46项共292人次,优秀团队及优秀组织奖等6项;在广东省物理实验设计大赛、广东省电子设计竞赛和广东省“挑战杯”等比赛中获得特等奖9项,一等奖109项,二等奖144项,三等奖121项共1319人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绩有:2010年首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2009年获全国挑战杯一等奖1项、附赛特等奖1项;张丹伟同学获全国“挑战杯”一等奖,“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国家2011计划)”2013年度杰出研究生奖、2013年度国家研究生奖学金等,此外他还作为获奖者代表参加了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这也是我校学子首次获此殊荣;本科学生韩兵同学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权威刊物Advanced Materials (IF 14.8)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这是全国唯一一所获得一等奖的师范院校和省属高校;我院学生在“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连续四年获奖;学院本科生就业率多年来均在99%以上。
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建设
学院通过制定各类岗位党员具体标准,强化党员意识,优化党员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务实的党风带教风、促学风、建院风。
学院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广东省高校师德标兵”“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南粤优秀教师”等一批先进个人。学院还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广东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新闻网相关链接: news.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