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家长该怎么做?教育专家支招

01.12.2020  07:15

互联网时代,电子产品已经融入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产品在给孩子带来便利同时,其合理使用问题也是每个家庭几乎要面临的挑战。

11月28日晚,市教育局联合东莞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文质教育研究院共同组织开展“孩子沉迷电子产品 家长可以这样做”爱家慧家——家长成长直播公开课。教育专家围绕孩子如何合理电子产品等当下热门话题展开讨论,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家长学会调适情绪、积极应对。

正确看待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东莞中学初中部教育集团的心理老师晨以《信息时代,家长如何助力孩子成长》为主题,从家长正确看待电子产品、做孩子的帮助者而不是敌人、寻找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并给出替代性的方案等方面为家长答疑解惑。

蔺晨表示,作为网络时代出生的孩子,很难避免不接触电子产品。如果合理、恰当使用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好处的?家长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正确看待孩子使用网络,并给予积极引导。

孩子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满足社交需求、或者通过游戏获取积极的情绪体验,这些都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我们只需要帮助孩子把握好那个‘度’——不影响孩子正常的生活即可。”蔺晨说。

生活乐趣越多 手机吸引力越小

对于如何让孩子能够有“”使用网络,蔺晨建议,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拥有丰富的生活,不能让网络成为学习以外的全部。

有些家长没耐心陪伴孩子,孩子很小的时候,为了他们不闹腾,把手机作为‘静’娃神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生活中的其他事情都没有什么意思。玩手机成为孩子打发时间、调节情绪、宣泄压力、人际交往的唯一方式。”蔺晨说,孩子生活乐趣越多,手机对其吸引力自然就越小。

若孩子已经沉迷网络,那背后可能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家长要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面对沉迷游戏的孩子,蔺晨分析,家长要看到孩子为什么沉迷。如果孩子是通过游戏满足社交需要,家长可以创造线下社交的场景;如果孩子是为了舒缓情绪,家长可以增加孩子排解情绪的手段,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快乐;如果孩子是在回避现实中无能为力感,通过网络寻求价值观,那么,家长要帮助孩子减轻学业困难,让孩子能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成就感。

游戏吸引力的深层原因

为何孩子喜欢玩游戏?游戏让孩子入迷的关键在于,孩子在其中找到了价值感。”直播中,大岭山镇第五小学黄海健老师深入浅出地探讨游戏令孩子沉迷的原因所在,并建议广大家长,努力帮助孩子将生活变成“游戏”,让孩子找到自我价值。

黄海健说,游戏有三个特点能够让孩子沉迷其中。首先是目标机制。每个游戏都有相应的可视化目标,为了达到目标,游戏会一步步提示用户并且让用户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其次是规则机制。在游戏中,规则对于每位玩家都是公平的,破坏规则的行为会被系统惩罚,这种公平的规则是吸引玩家进行游戏的稳定保障。最后是反馈系统。游戏的反馈机制是用户所做的任何动作、行为都能得到第一时间的及时反馈,及时的反馈会让人产生控制感。

让孩子找到自我价值

黄海健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催促、打击、忽略、包办,是无法让孩子在生活中找到价值感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向游戏学习,学习游戏的三个特点,把生活变成“游戏”。

他建议,父母首先要为孩子设立一个目标。目标一定是清晰、具体,可操作的。“例如,让孩子感受到进度感,如背一首古诗,进度有哪些,孩子多长时间背第一遍,多长时间再去背第二遍、第三遍,第二天父母去检查一遍,一个星期后再去检查一遍,当这些一步步做到了,进度再一点点加大。”此时,孩子的目标是清晰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孩子就会觉得目标可以掌控。

其次,规则要做到公平,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一些必要的规则是永远不会变的,必须有的;二是很多时候,父母没必要设立规则,孩子通过自然惩罚就会收获一种规则感。

第三,要建立及时的反馈系统,多给孩子积极的情绪反馈。生活中,家长不一定通过物质的诱惑反馈给孩子,可通过积极的情绪反馈给孩子。游戏给到孩子总是积极的反馈,即使孩子玩得很差,孩子还是愿意继续玩,因为孩子看到努力的方向了。父母可多自我对照,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的反馈是积极的多还是消极的多,如果消极的偏多,就要多对照积极的清单去做,如果做不到,就要每天多学习、多修炼。同时,还要多点组织充满仪式感的家庭活动,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积极关注。

文字/张理萌

摄影/无 视频/无

编辑/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