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民族心灵家园的“汉声巷”

17.07.2014  18:41

  北京东北二环附近的一个小区里,有一条坐落在21楼上的“老巷子”。火红的剪纸、威武的门神、憨态可掬的泥塑,笔意雄健的楹联、镂空的木质窗棂、朴素的蓝印花布……处处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这就是北京汉声巷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的办公地,典型的文创企业风格正印证着“大隐隐于市”。

  “传统文化就是‘家’,我们要常回‘家’看看,我们要有‘家’可回。”“汉声巷”的主人黄永松盘腿坐在椅子上,一头白发,一把蒲扇,一身儒雅之气,云淡风轻般闲话着40余年行走两岸、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甘苦与感悟。

  1970年创办于台北的汉声杂志社长期致力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与传承,从台湾头到台湾尾,从浊水溪畔的稻田到黄河边的窑洞,从玉山之巅到青藏高原,用脚步丈量民族文化沃土,精心收藏起行将消失的文化记忆。回顾一路的坚守,27岁就加入“汉声”的黄永松感慨:“我们是幸运的,能够认识到自己民族传统无比的精彩!

  1987年,随着台湾当局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汉声”的民俗田野调查跨过海峡。“和许多人来大陆投资不同,我们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就是守着传统的民间文化。”黄永松说,“我们回到文化母体里,亲自目睹、亲自行走、亲自交流。

  很快,“汉声”确定了关于传统民间文化的选题覆盖。“我们称之为‘基因库’,有5种、10类、56项,这使我们面对大陆庞大的时空体系时就比较从容,不会凌乱。”这是一个宏大的计划,黄永松深知这更是一条漫长、艰辛、寂寞的道路,但他说:“我们是有准备的。

  来到大陆后,“汉声”在各地成立了工作站。“我们把中华文化视为整体面对,不分两岸,没有海峡的分隔。”在黄永松看来,“汉声”和他的“文化大梦”需要两岸朋友一道完成。上世纪90年代初,“汉声”就赞助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生开展田野调查,推出了《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开启了双方的长期合作。其后,“汉声”又与东南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所,每年赞助聘请民间艺人来校教学。

  因为深耕大陆的需要,北京汉声巷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至今已有十年。运营公司之余,黄永松还有许多公益性事务,年逾七旬仍四处奔波,每年留在大陆的时间占了三分之二,但他乐此不疲:“我马上要去安徽大学做一个讲座,之后还得去四川、浙江。大家对文化越来越重视,我很乐意帮一点忙。

  在北京“汉声巷”的展示室里,林林总总的出版成果整齐摆放,从民间美术到手工艺,从土布蓝衫到米面小吃,从学术专著到儿童读物。

  “看到许多传统文化面临消失,心里着急,我们要努力地用抢救的心情去做事。”黄永松常对团队里的两岸年轻人说,“要把每一样‘老东西’都当做传家宝,必须巨细靡遗地记录,这是我们的任务。

  黄永松不讳言“汉声”在经济上“很辛苦”,也心疼同事们。“大家加入时就有吃苦的准备,因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他说,“只要把事情做好,就发现有一些掌声、一些呵护,支持你过了一关又一关。看到自己的足迹,就会有继续踏实迈步的动机。

  “我们不乱开销,量入为出是祖先的美德。”黄永松告诉记者,正因为“勤俭持家”,“汉声”的文创产品衍生出来,那些精美的笔记本、便签纸其实源于印刷品剩余的纸边。

  说到方兴未艾的文创产业,黄永松有自己的原则:“要吃透祖先的智慧,才能让传统文化的营养发生作用。只提取了一些外在符号、形式,创作必然肤浅。

  “当下的人们走得太快了,当道的又多是西方文化,这要引起我们的省思。”这位传统文化的守望者不无忧虑地说,今天最“”的是网络,而最热衷拥抱网络的是年轻人,他们似乎从中获益最多,其实受害最深。“网上什么都能搜到,自己就不去从活生生的世界中收集,不接地气的结果可能导致价值观的改变。

  一生沉潜于传统文化,黄永松从未忘记儿时客家庄清苦生活留下的烙印,那份记忆是他打开毕生事业之门的钥匙。“有许多传统的工艺,每个人都可以做,都可以传承。用传统文化安定心灵,那是往前走的立足点。”(记者陈键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