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中国人口将有哪些变化? 官方明确关键六问

26.01.2017  19:10

  中新网北京1月26日电(记者 张尼)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4.5亿人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5%左右,人均预期寿命增至79岁……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对外公布,一系列数字描绘出了未来十几年中国的人口发展趋势。

   总人口何时达峰值,将有多少人?

   ——2030年前后将达峰值 预计14.5亿人左右

  中国的总人口何时达峰值,届时将有多少人?

  对此,本次发布的《规划》指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十三五”时期出生人口有所增多,“十四五”以后受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死亡率上升影响,人口增长势能减弱。总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此后持续下降。

  从人口总量看,《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是总和生育率逐步提升并稳定在适度水平,202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2亿人左右,2030年达到14.5亿人左右。

   2030年 老龄化程度如何?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5%左右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少儿比重呈下降趋势”是《规划》对今后15年人口变动的主要趋势预测。

  依照《规划》,“十三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平稳增长,2021—2030年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25%左右,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总量不断增加。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下降,到2030年降至17%左右。

  另外,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波动将下降,劳动力老化程度将加重。劳动年龄人口在“十三五”后期出现短暂小幅回升后,2021—2030年间将以较快速度减少。劳动年龄人口趋于老化,到2030年,45—59岁大龄劳动力占比将达到36%左右。

   人均预期寿命能延长多少?

   ——到2030年提高至79岁

  根据国家卫计委此前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6.34岁,此次发布的《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人口健康水平和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的目标。

  根据《规划》目标,到2020年,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7.3岁,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提高至79岁。

   城镇化率将达到多少?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十二五”时期,中国人口城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9.95%提升至2015年的56.1%,流动人口从2.21亿人增加到2.47亿人。

  此次发布的《规划》提出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主要城市群集聚人口能力增强”的目标,到203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70%。

  在完善人口流动政策体系方面,《规划》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切实保障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另外,《规划》明确,要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证持有人享有国家规定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鼓励地方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实际不断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

   2030年 国民受教育水平如何?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8年

  在国民教育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快完善国民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门槛(毛入学率达到50%),2030年达到更高普及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升。

  依照《规划》目标,到203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8年,这一数字比2015年的10.23年提高了1.57年。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