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龙入海 掏宝出洞——中山市政协办联合工作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写实

19.08.2015  18:36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驱车沿着蜿蜒的水泥路进入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宝洞村,呼吸着清新和湿润的空气,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客家民宅在山间田头错落有致,一片片碧绿的稻田赏心悦目,一畦畦蔬菜瓜果清香飘荡,还有长势良好的仙人草和茶叶。这里无处不显露着生机与希望。

   “宝洞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村民观念得到改变,村容村貌变美了,泥砖危房变成了新楼房,人人有医保,户户得实惠。再过一个月,客家建筑风格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和村委会办公楼改造工程完工后,它与乡贤捐资兴建的宝洞学校将成为村里两个新的地标建筑。真心感谢中山人的倾情帮扶。”宝洞村支部书记邓焕兴高兴地说。 

   所有的变化和感激背后,是一个个流淌着真情、汗水与感动的扶贫日子,承载着中山市政协办公室、中山市交通运输局、中山海事局、中山航道局每一个成员单位为宝洞村献出的一份又一份不寻常的爱。

   精心谋划,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宝洞村面积10平方公里,465户村民,贫困户50户。经济发展非常滞后,集体收入几乎空白。每遇刮风下雨,有人担忧破旧泥砖房的安全;每当新学期来临,有人为孩子的学习费用发愁;每次生病时,有人又为“囊中羞涩”而倍感无奈……

2013年,我省新一轮扶贫工作拉开序幕,宝洞村与中山市政协办联合工作组结下了不解之缘。市政协主席丘树宏亲任联合工作组长,工作组提出了“引龙入海,掏宝出洞”的理念,“引龙”即带动和引导社会参与宝洞村的脱贫,“掏宝”即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群众智慧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搞好扶贫开发的前提和基础。驻村工作组成员市政协办公室新闻宣传科科长陈志坚、市海事局政务中心副主任科员高杨,为了摸清村情民情、产业结构、经济状态等,每天顶着炎炎夏日进村入户,完成对全村初定贫困户家庭成员、收入来源、生活住房等基本情况的调查及贫困户信息核实,查找了致贫的原因,然后根据“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扶贫路子,制定《宝洞村三年脱贫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好信息录入和建档立卡工作。

   2013年8月16日,紫金县遭遇了两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丘树宏率队来到了受灾村民家中“走亲戚”,并明确帮扶工作要做到:长远发展与短期发展、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治标与治本、集体经济发展与贫困户脱贫“六结合”。2014年7月,丘树宏再次带队到宝洞村调研时要求工作组把400万帮扶资金用好用活。

截止到2015年6月,累计投入宝洞村扶贫资金855万元,一批民生工程、教育卫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组织建设等帮扶项目得到落实,村集体收入从2015年起每年达15万元,50户贫困户正实现稳定脱贫。宝洞村民正在描绘着一幅轮廓已现、正着墨添彩的幸福画卷……

   从“输血”单项扶贫到“造血”全面帮扶

   2014年,工作组创新扶贫模式,筹集资金100万元,入股紫金县经济开发区临江工业园区。这项“造血型”扶贫项目,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一夜便打破“”的纪录,实现了长期稳定的收入:每年15万元,回报期30年。

   “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是帮扶重点措施之一。工作组与村委经过研讨,确定种植“仙人草”、茶叶、番薯、名贵树种以及养殖家禽牲畜作为宝洞村的主导产业并加以培育,注册成立了紫金县宝洞南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逐一抓落实:

   ——发展传统畜牧养殖业。每年春秋两季给贫困户发放种养补助,购买罗汉松等名贵树苗和蕃薯种苗派发给全村村民,鼓励他们发展种养业,开辟增收的渠道。

   ——推广仙人草种植。2014年,引进了广东南领药业企业为龙头带动企业,投入30万元开辟出一个百亩左右的中药材种植基地;2015年出资8万多元支持合作社培育50亩仙人草种植所需种苗。仙人草收成后所有产品归合作社和村委会双方所有,销售收入按四六分成,村委增加的收入将分配贫困户。

   ——发展茶叶种植业。出资17万多元建立40亩的茶叶种植基地,无偿分配给贫困户种植。带动村民在山坡田间种植了150多亩金萱茶苗。

   抓党建促扶贫,打造“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工作组一手抓扶贫,一手抓党建,打造“永不撤走”的工作队。2013年,协助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党务、村务公开,促进组织生活阵地建设实现“五有”。工作组拔出专项资金作为村委服务常态化办公经费,每天安排一位村干部轮值,随时为群众提供服务,宝洞村因此成为紫金县第一个实现村民服务常态化的行政村。

2014年12月,邀请村“两委”干部到中山,观摩中山的“贫困村”民众镇沿江村、中山村级经济先进村五桂山桂南村,并参加了沙溪镇“12 .8”慈善募捐晚会,开阔了村干部的视野,并认识到不思进取,不发展经济就将是永远的贫穷,发展还要靠自己,‘等靠要’的思想不能有。

   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正在蜕变

   ——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整治全村卫生清洁,动用大型机械疏挖河溪,把河床上的垃圾全部掩埋,组织村民对主要交通线上进行垃圾清理。在村设置了70多个垃圾收集点,设置卫生清洁宣传栏,购置一辆垃圾清运车,专门聘请一个清洁工两天一次清运垃圾。解决了以前生活垃圾满道,河溪充堵着各种漂浮物的现象。

   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出资4万元修复2013年8.16水灾损坏公路;投入24万元修建了4座水利陂头,400多亩农田的收益;发动社会捐资35.2万元修建了6公里多的水泥道路;出资65万元建设一间占地200平米,高二层,融村合作医疗、文化娱乐一体村民活动中心,改造村委办公楼,配备文体广场、农家书屋、医疗卫生站、公厕等设施。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全覆盖,让群众“病有所医”。2014年出资28.99万元连续两年为全村2878名群众全额缴交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 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为解决群众看病“最后一公里”难题,连续三年邀请中山市中医院和紫金县中医院专家团队为村民义诊,开展健康咨询和免费体检。2014年2月,工作组还邀请了2名心理咨询师到村为单亲母亲群体进行心理咨询辅导。贫困户黄彩云丈夫2013年病故,“屋漏偏逢连夜雨”,2014年在中山市中医院专家团队检查中,发现严重的肾积水,几乎陷入绝境。2015年春节前夕,中山市政协副主席王志强送上了5000元医疗救济款交给她,紫金县有关部门也送上了5000元,经工作组联系,黄彩云顺利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了手术。

   ——推进住房改造,让贫困户“居有其屋”。“只要合条件农户敢建,帮扶单位就有补助”,为此,工作组拟定三年住房改造计划,筹集资金共95万元,80户低收入农户的住房得到了重建、改造、修缮。黄爱华是位单亲母亲,儿子因病生活不能自理,生活相当贫困。2014年她“做梦都没想到”住进了与亲属合建两层楼的新房。“从此,刮风下雨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黄爱华满怀感激。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孩子“少有所学”。向贫困户家庭学生每年春秋两季发放“普九”补助款各800元,确保贫困户子女不因贫辍学。2014年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协议,凡宝洞村籍学子考取该学院,学杂费全免,优先提供就业岗位。村里学生2014年、2015年考取中专、大专以上正规院校的,均给予奖励:考取本科奖学金4000元,大专2000元,中专(中技)1500元。

   ——技能培训,让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壮有所为”。以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分别举办了野猪养殖、茶叶种植、“外出务工人员如何争取自己的劳动权益”等农业与非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同时积极鼓励推荐贫困户外出务工、就业,有效改善了家庭收入状况。

   伴随着扶贫“双到”的“响雷大雨”,宝洞村已经趟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而且正沿着这条路不断前行,昭显着未来幸福的生活愿景。我们相信,扶贫“双到”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果必将洒落在宝洞山村的每一个角落,让村民的幸福更给力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