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低收入家庭的特殊残疾人可单独纳入低保范围内
■制图/廖木兴
广东困难群体收福利啦!
昨日,广东省民政厅上线“民声热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卓志强透露,10月18日,省民政厅印发了《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和生活状况评估认定办法》(下称《认定办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迎来改革创新和重大突破,将放宽最低生活保障门槛,财产核查标准上限提高为原来的4倍。通过扣减必要的刚性支出,放宽因病、因残、因学、因老、义务兵役等特殊群体的准入条件,低收入家庭中的特殊残疾人可单独纳入低保。此外,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了长者大配餐、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推行中的问题。
■新快报记者 吴晓娴 通讯员 胡志慧 莫冠婷 靳皓晨
政策
两个配套文件
扩大低保覆盖范围
9月1日起,《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开始实施。作为《实施办法》的配套措施,《认定办法》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认定的具体指导标准,完善低保家庭贫困状况评估指标体系。两个文件将低保覆盖范围从收入型贫困家庭向因病、因残、因学等刚性支出负担过重、影响基本生活的支出型贫困家庭扩展。
变化1:
放宽低保认定门槛
提高财产核查上限
《实施办法》规定,最低生活保障原则上以家庭为单位,通过申请人申报、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化查询核对、家庭生活状况综合评估的方式确定,并规定了特殊人员单独提出申请的方式。
进一步明确了“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化核对”的内容包括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多项收入不再计入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残疾人两项补贴,老年人高龄津贴,义务兵优待金,优抚对象的优待金、生活补贴,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见义勇为奖励金等不计入家庭收入。家庭成员账户中属于扶贫“三保障”到户资金的,不计入家庭金融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认定办法》明确,核对发生时,家庭成员名下金融资产的人均金额(市值)不超过当地24个月低保标准,与2014年规定的“不超过当地6个月低保标准”相比,提高了财产核查标准上限,进一步放宽认定门槛。
变化2:
放宽特殊群体准入条件
《认定办法》充分考虑因病、因残、因学、因老、义务兵役等特殊家庭结构的实际困难,通过扣减必要的刚性支出,放宽这些特殊群体的准入条件。
《认定办法》规定,经信息化核对与综合评估,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综合评估后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月低保标准的,以家庭为单位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经信息化核对与综合评估,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综合评估后家庭月人均收入达到当地月低保标准但不超过当地低收入标准的,家庭成员中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及三级、四级精神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可单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重病患者、失能人员等特殊困难成员,该成员可按低保标准的一定比例提高保障金额。申请家庭成员户籍所在地不同或户籍类型不同的,按照审批地适用的经济和生活状况核对评估标准执行,以审批地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计算保障金。
《认定办法》还规定,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弄虚作假或隐瞒收入、财产状况,骗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待遇,追回之前冒领的保障金,相关信息记入有关部门建立的诚信体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问题1
长者饭堂难以为继?
将研究临时补贴机制
广州从2017年起开始大力在全市范围开设长者饭堂,符合条件并进行登记的长者,只要在长者饭堂用餐都能获得相应的餐费补贴。广州市民政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广州长者饭堂数量为1031个。按照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办法,截至目前,广东省共建有大配餐配餐点1323个。
然而部分长者饭堂却面临艰难维持的困境。禧上坊酒楼今年4月增设了长者饭堂,该酒楼总经理孟庆艳说,配餐售价固定、肉价不停攀升、划出专门用餐区、新购长者饭堂餐具……企业每份配餐都在亏钱。她说:“我们每个月最低要贴补6万元,如果长期这样做,80%的企业都难以为继,希望政府能够给予一些扶持和帮助。”
基层要找到合适的派餐点也不容易。永平街道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桂杰说,好几个配餐点因为不符合要求而取消了。经营困难,场地难找,资金紧缺……没有更多的政策和扶持下,这些难题都要长者饭堂运营方和基层社区自行解决。
此外,目前长者饭堂用餐补贴分市、区、镇街、村居多级划拨,有些地方享受四级补助,有些街道居民只能享受市级补贴……各种补助不能跨区域划拨,补贴方法和计算方式相对复杂。李桂杰建议,长者饭堂的消费、补贴模式可以参考羊城通。老人若持卡通吃全市的长者饭堂,也能获得应有的补助,能增加长者流动选择性和用餐积极性,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承办长者饭堂。
对此,广州市民政局巡视员易丽华回应称,长者大配餐难以为继有物价上涨、人工成本上涨、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她表示:“我们正在对长者饭堂运营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如果是共性问题,将加大研究力度,找到企业保本盈利,财政可承受,老人可接受的平衡点。”
她同时表示,广州在市级层面已经实现了刷卡吃饭和市级层面的补贴。区、街镇和村居补贴牵涉到财政体制的问题,接下来还要研究。此外她表示会研究物价上涨时启动临时补贴的机制。
问题2
特困补贴政策迟迟不落实?
年底前特困群体能拿到补贴
去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加强特困供养人员护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特困供养人员分为全自理、半失能和失能三类,都享有相应的护理补贴。各地市应根据当地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确定特困供养人员的护理标准。已出台一年的护理补贴政策,落实情况如何呢?
2018年10月,河源市出台了护理标准,其中全自理、半失能、全失能的特困人员的人均护理标准分别为71元、564元和987元。文件规定,补贴需经过评估和公示,才能发放给特困供养人员。河源市龙川县东北村村民刘秋先患有先天残疾,生活无法自理。他一直盼望着评估人员的到来,可一年过去了,没有人联系他,他也没有收到过任何护理补贴。河源市民政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一些县区的评估工作还没有做完,全市还没有人享受到护理补贴。
卓志强表示,建成特困供养人员的照料护理制度,还有很多核定的基础性工作要做,涉及公安、房地产、住建等二三十个部门,要确保做到公平、公正、合理。他承认,总体进度慢了一点,但年底前要实现政策的落实,这意味着今年年底全省的特困供养人员都能拿到属于自己的补贴。另外,完成基础的核定之后,特困人员经过申报、核实之后就能拿到补助,不再是现在整体发放的方式。
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广东全省特困供养人员有22.7万人,全自理、半失能、全失能特困人员人数分别是12.6万人、10.9万人、5.2万人,其中城镇1.2万人,农村21.5万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水平平均分别是每年15881元和13889元。
责任编辑: GD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