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深圳近3年增93家重点实验室

29.05.2014  12:58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婧如

  昨日,市科协、深圳化学化工学会联合主办的2014深圳重点实验室建设座谈会在南方科技大学举行,来自深圳部分重点实验室的代表,就目前我市建设重点实验室的现状进行了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重点实验室是观察我市基础研究的“镜子”,目前,根据我国关于重点实验室管理的相关规定,一些政策并不利于重点实验室良性发展,科研人员呼吁,希望能在经费、人员方面探索深圳经验,建设有“深圳特色”的重点实验室体系。

  我市重点实验室196家

  记者日前从市科创委获悉,2010年到2013年间,我市重点实验室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83家增加至196家,年增长幅度保持在15%以上,2011年到2013年新增各级重点实验室93家,超过之前10年所建重点实验室数量总和。

  目前,我市重点实验室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新能源等领域,为我市高新技术源头创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根据不同创新载体的研究方向、科研能力、人员团队、运行情况等要素,我市初步建立了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平台的评估指标体系,逐步对载体进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2013年,我市对2009年以前组建的创新载体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项考核评估,在参与评估的68家重点实验室中,共有31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有3家为整改。

  科研经费要用在“刀刃”上

  不少科研人员表示,经费问题仍是重点实验室发展之痛。

  来自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检疫中心的岳振峰,以其目前在建的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为例指出,“我们的实验室的设备情况比较好,但依照目前的规定,市里资助建设重点实验室的500万元中,80%必须用来买仪器,但我们并不缺仪器。两年500万元的实验室建设经费的确不少,却没有用在刀刃上。

  北大深圳研究生院薄膜晶体管与先进显示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表示,工程师在科研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该实验按照国内的做法,以项目聘用工程师。项目结束后,工程师的收入就失去了项目经费的支持,按照目前的规定,由于科研经费不能用在“”身上,工程师的日常工资需横向经费支撑,由于收入稳定性不足,导致不少优秀的工程师离开。

  建公共平台共享设备资源

  不少与会者提出,希望建立公共平台,更好地利用各个科研机构现有的仪器设备。

  来自北大研究生院的张敏表示,目前虽然有一些开放平台,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很多实验,去香港做甚至比在深圳做更快,我们宁愿送去香港,但项目其实并不能和香港交流,因此,只能靠‘人情’去用他们实验设备,希望建立行之有效的开放平台。

  来自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饮水水源地管理中心的彭盛华指出,对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仪器设备是必要的,但不少科研机构,仪器设备重复购买,如能建立起好的机制,方便的共享实验仪器设备,能促进实验室更健康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院教授周其林表示,产学研结合对技术创新非常重要,真正产学研是要有资源共享的。他建议,深圳可以由市科协或一些学会组织,建立公共平台,平台上的仪器设备对全市所有单位开放,并可以在网上预约使用。

  相关新闻

  深圳获批建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杨婧如)记者昨日从市科创委获悉,国家科技部日前正式批复同意《科技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建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方案》,将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共同推动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在深圳的建设。这对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的建设,将依托深圳深厚的产业发展基础、科技创新基础和前海政策优势。同时,通过政策突破、技术转移资源的空间集聚,以及全球创新服务资源的信息化集成共享,推动形成深圳及华南地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新格局。

  围绕南方中心的建设,我市将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八大重点工程。一是建设集聚空间,打造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跨国技术转移战略高地,实现多元化、大规模、跨区域的技术转移格局;二是组建科技服务研究机构,为区域创新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基金,共同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四是建设国际化、市场化、金融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国际技术转移体系;五是创新高效科研机构技术转移体制机制,拓宽源头创新技术成果转移渠道;六是加快知识产权商业化发展,打造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七是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资源集聚与服务共享;八是完善技术转移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技术转移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