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步行街将变身“四季花街”!打造广州文化产业重要增长极
大洋网讯 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4月17日,15届107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和《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发展规划》为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未来5年画下蓝图,提出围绕广州传统中轴线,形成文化创意区、文化商贸区、文化旅游区和文化金融区“一轴四区”产业空间布局。
《若干措施》则从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发展文化产业载体、加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推动公有物业高效使用、推进文化金融合作、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健全服务平台八大方面推进示范园区建设。
目标:打造广州市文化产业重要的增长极
越秀区是两千年来一直未曾迁移的广州城市中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是全市的文化核心区,区内国家级文保单位的总量和密度等21项文化资源指标位列全省第一。2017年10月,经国家文旅部批准,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获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预计2020年将迎接文旅部验收考核。
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位于广州传统中轴线核心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由1个主体片区“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起步区”(东起仓边路、东濠涌,西至人民路、解放路、吉祥路,北接大新路、越华路、文明路,南到沿江路,面积约3.2平方公里)和1个分片区“黄花岗科技园文化创意片区”(东起越秀区永福路、云鹤路,西至先烈中路区庄段、太和岗路东段,北接广深铁路,南到环市东路,面积约1平方公里)组成。获创建资格以来,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显著,2017年10月至2019年,园区新引进注册资本1000万以上的招商项目共231个,注册资本约785亿元,其中包含文化项目67个。截止2019年底,园区文化企业1778家,实现营业收入277亿元,对比2017年增长132.8%;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33家,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对比2017年增长167.7%。园区社会效益显著,每年高水平举办各类公益类、服务类文化活动,打造了广府庙会、迎春花市、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粤港澳文化IP秀、中国动漫金龙奖等多个文化品牌。
根据《发展规划》,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将紧扣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定位,坚定文化自信,紧紧围绕“四个出新出彩”“老城市新活力”要求,着力建设成为充分体现“古城中轴文化客厅,文化引领出新出彩”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中心。园区将着力在文商旅融合、产业发展空间、产业技术升级、文化资源活化、知识产权赋能、“文化+”融合、中心城区园区发展、文化产业投融资等8大领域开展探索创新。到2022年,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形成一套具有可复制、可向全国推广的发展经验、发展模式、政策架构、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到2024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影响力,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园区产业集聚度更高、发展特色更加鲜明、创新能力更加突出、配套服务更加完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彰显,成为广州市文化产业重要的增长极,逐步向更大范围辐射、拓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来看,到2024年,文化产业企业突破2000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突破180家,文化企业年营业收入突破400亿元;培育一批主营业务5千万以上的文化企业;争取园区内更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并加快落地,更多项目获得国家及省级资金支持和奖励。
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将构建“一轴四区”空间布局
《发展规划》提出,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将构建“一轴四区”空间布局。一轴,即被誉为千年古城中轴的北京路广州传统中轴线;四区,即以广州创意大道产业基地为核心的文化创意区、以北京路商圈为核心的文化商贸区、以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为载体的国家4A级文化旅游区、以广州民间金融街及海珠广场文化金融CBD为载体的文化金融区。在这片区域,将集聚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越秀)、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广州)基地、国家高新区黄花岗科技园、全国民间金融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筹建)等6大国家级平台和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
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还将构筑“四三二二”高质量产业体系,整合优势资源,聚力发展智慧文旅、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影视产业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数字文化、AI+文化产业、5G+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非遗文化产业、传媒出版等提升型产业;强化发展文化金融、知识产权等支撑产业,形成园区特色鲜明、竞争力突出的文化产业集群,将园区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中心。
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打造“四季花街”、筹划特色“灯光秀”
值得一提的是,《发展规划》提出,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项目将围绕“全国示范步行街”建设任务,按照“1”个总体规划和“N”个配套专项规划(街区环境、业态布局、交通网络等配套规划等配套规划)的结构,对北京路步行街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完备的规划布局。优化街区环境,打造“四季花街”、改造街区硬件设施、筹划特色“灯光秀”、优化配套交通体系,使北京路步行街成为广州文化会客厅,品牌和消费的新地标。加快引入新品牌、新零售,引进集聚一批高端品牌精品店、首发店和旗舰店,推动步行街产业优化升级。顺应网络科技发展潮流,加强在智慧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投入和建设,抢占5G先机,实施大数据管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策划更多文化品牌活动,彰显北京路文化特色。
2018年12月,以市政府为创建主体,北京路代表广东省、广州市向商务部申报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从全国18个城市27条步行街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首批11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之一,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条步行街。围绕改造提升的总体目标,制定了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和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总体规划,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思路,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推进规划升级、环境升级、业态升级、文化升级、智慧升级五大工程,计划在2019—2021年分步分期开展27个重点项目,对北京路步行街0.43平方公里内的消费设施、街区环境、产业结构、文化特色等进行全面提升。2019年已在北京路中段启动市政环境提升、广告招牌整治、门店橱窗、千年古道提升、智慧服务平台、灯光艺术亮化提升等9大重点项目,目前地面铺装和立面改造已取得初步成效。2020年将把改造提升范围扩展到惠福美食花街、西湖路、禺山路等路段的步行区域及步行街两侧背街里巷,使整个步行街的购物、营商环境有明显提升。制定产业扶持导则和实施细则,联合商控集团、广药集团、新华书店集团等国有企业,对广百、新大新、陈李济、新华书店等大型物业载体的外立面和业态进行改造提升,通过公有物业率先示范,引导一批优质时尚品牌、老字号、新业态在北京路集聚落地,提升消费品质,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创建“全国示范步行街”。
鼓励利用公有物业打造民宿客栈、文创空间
《若干措施》则从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发展文化产业载体、加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推动公有物业高效使用、推进文化金融合作、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健全服务平台八大方面推进示范园区建设。
根据《若干措施》,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将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发展文化产业载体,将利用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内专业市场及其它物业载体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对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鼓励利用历史建筑开设文化产业众创空间、孵化器、特色餐饮(木结构、砖木结构房屋除外)和民宿等,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资助、简化手续、放宽国有历史建筑承租年限等方式,促进对历史建筑的合理利用。对产权不清晰的历史建筑,其保护责任人可作为实施主体依程序申请修缮;鼓励采用收购、产权置换等方式对非国有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利用。
《若干措施》还鼓励利用公有物业打造民宿客栈、文创空间等项目,经区相关主管部门同意可转换成符合产业发展的经营性用房。鼓励将园区内市属、区属优质公有物业按相关规定和程序分阶段委托园区运营机构进行开发运营,重点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园区公有物业资源的开发、运营水平。
在文化金融合作方面,广州支持将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作为申报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的重点区域。同时,支持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文化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党群服务、投融资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展示交易服务等综合服务。支持将园区作为市级文化会展交易平台、文化科技创新平台、文化产业智库平台、文化产业行业服务平台等的重点合作与服务园区,提升资源对接与产业合作水平。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廖靖文、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