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无人陪 花钱请陪诊?
大洋网讯 老人家突然身体不舒服,如果子女们实在很忙,没空陪去医院看病,花钱请一个专业人士来陪诊,你愿意吗?
随着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日渐增加,各类医疗相关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陪诊”就是其一。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不少网络平台乃至保险机构推出了陪伴就诊的服务,可以代为排队挂号、付费取药,代替语言不便的老者与医生沟通,甚至陪伴手术、住院等,在社区和医院,也有社工、义工等提供相关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我们的付费观念淡薄,另一方面,如果能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方式提供类似服务,也是老龄化社会里增强社会保障的一种体现。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广州一些社区已有医务社工提供陪诊的类似探索。
故事
特殊病人需要陪护 心理疏导挂号取药都有需求
目前正值寒假,经常在157医院从事义务陪诊工作的大学生义工们都放假了。该院的政工办干事小梁便和院内的员工承担了义务陪诊工作。
一大早,小梁就在医院挂号处遇到了一位挂妇产科门诊号的孕妇,这位准妈妈看起来有点焦虑。一路聊下来才知道,这位孕妇怀孕18周,之前有过流产的经历,又已经剖宫产生育过一胎,很担心身体状况,再加上早孕反应厉害,家人又没空陪伴,心情不是很好。小梁陪着她做完了各项产检,好言安慰,最后帮她排队取药,把她送到了医院门口,这才完成了一次义务陪诊。
“平时陪诊遇到比较多的还是老人。”小梁说,157医院地处白云区中心,每天都有不少周边钟落潭、太和等农村的老人独自来看病拿药,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等一些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老年患者,这些就是志愿者义务陪诊的主要帮扶对象。
小梁就帮助过一位76岁患有高血压独自过来开药的老人家,说是和子女不住在一起,不想麻烦儿女,独自过来医院,或者由老伴陪着一起来。“有些本地农村的老人家普通话讲不好,医生听不懂老人家讲的粤语,就需要志愿者帮忙翻译,讲述病情。”小梁介绍说,志愿者还会帮忙排队挂号、交费、取药,带去做检查等。遇到行动不便的患者,还要帮忙取轮椅,提东西,全程陪伴。
市场状况:
陪诊服务知晓度不高 社工志愿者也可陪诊
如果家中有老人生病,子女无暇陪同,可以在哪里找到陪诊呢?部分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的人群,可以通过保险公司联系到对口的健康管理机构,得到相关的服务。那么普通的陪诊在哪里可以找到呢?记者进行了走访。
网络平台:价高知晓度不高
目前有不少网络平台提供付费的专业陪诊服务。其运营模式是利用三甲医院护士的业余时间,以APP、微信、电话等方式下单,专业人员线下提供全程陪同引导。
比如某陪诊APP,可通过客户端下单预约陪诊,老人陪诊收费为268元/4小时。网络检索可以发现,国内这样提供服务的网络平台不下十家。根据陪诊对象、服务内容不同,收费多在100~400元之间。然而记者走访医院、社区发现,很多人并不知道有这样的服务。
家政公司:缺少专人从业
记者走访了不少家政公司咨询是否有陪诊服务,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在海珠区下渡路一家家政中介公司,工作人员罗先生告诉记者,目前的钟点工倒是多数能陪伴老人上医院就诊、代为跑腿,甚至用手机挂号、付费等应该也是可以做到的。
问题是,钟点工一般都是找相对长期、固定工作时段的上门服务工作,而陪诊这样细分的市场,明显又不是固定天天要去,很难有人愿意做,在家政这个领域也基本没人提这样的需求。“找个钟点工或者住家保姆吧,有要上医院的可以陪伴咯。”罗先生说。
医院社区:志愿者社工可陪诊
在解放军广州总医院157分院,小梁介绍说,陪诊只是志愿服务的一部分内容,在开学时期,固定会有6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医院提供陪诊服务。而放假阶段,这些服务就由院内工作人员承担。据他了解,不少医院都是这样的情况。
在白云区京溪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小郭介绍说,社区医务社工服务的内容有很多,包括在受助者有需要的时候,陪同到医院就诊。但像京溪街这样一个常驻人群十万人的社区,医务类社工只有两人左右。在广州的很多社区,配备情况都差不多是这样。
声音
子女有兴趣 父母怕花钱
家住水荫路的陈姨70岁了,偶尔需要去附近医院开点降压药之类,都是自己一个人去,尽量不要儿女请假陪伴。“现在医院人多,又有很多自助的机器,还要用手机挂号之类的,确实觉得有点困难,好在也能找到年轻人帮忙弄。”陈姨说,如果医院有人陪着帮忙处理这些事情,当然是一件好事了。不过如果要掏钱去请人帮忙的话,就觉得好像没有这个必要,“毕竟还没有老到完全糊涂。”
陈姨的女儿林女士则表示,如果有专业人士陪老人家看病,价钱合理,哪怕贵一点,只要在承受范围之内,她都是十分乐意尝试的。“平时我们自己工作太忙,没办法陪老人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觉得如果有医学专业背景的人陪伴,肯定能有针对性地提高看病的效率啊。现在医院天天爆满,医生看个病就给几分钟,哪里等得了老人家自己慢慢说。”林女士说,像她妈妈陈姨这样的还好,她家婆那样身体不好,经常不舒服需要去医院复诊的,其实真的牵扯了大家好多精力,十分无奈。
建议
政府购买服务 社工提供服务
市内某三甲医院一位门诊主任中医师向记者介绍说,该科室平时来看病的老人很多,但几乎没有见过陪诊人员。“主要是很多人传统观念对付费服务接受程度不高。花上一两百块钱请人陪看病,普遍都觉得不能接受。”这位医生说,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基本上就会选择到私人诊所,这些高端医疗机构都有专人导诊,医生也有条件和病人进行较长时间的详细沟通,不需要陪诊。
白云区京溪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社会工作师龙淦告诉记者,像京溪这样十万级常住人口的社区,老年人占了两万左右,包括陪诊在内的医疗相关服务需求是很大的。
在京溪社区,专职医务社工会为社区人群提供医疗相关的服务。“但社工人力毕竟也有限,希望通过和附近医院合作,培育义工队伍,发展更多的专业医护人员来当专才义工。”
另一位社工也认为,如果有陪诊提高沟通效率,对医患双方都是好事。“如果能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让专业的医务社工来做这件事,是一件有利于民生的好事。”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