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补齐城市“里子”的短板
“一场暴雨,就会引发市民们戏称的‘看海’现象,这还是在一些大城市。”7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问题的同时,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南方日报》紧扣这一主题,30日起推出《重构地下“生命线”——把脉广东城市地下管廊》系列报道,以期寻找经验、破解难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下管廊建设规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件,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地下管廊是城市的“里子”,被称为“城市的良心”,但不少地方在城市建设中片面重视光鲜亮丽的“面子”建设,一味求大、求新、求高,而对于“里子”、对地下“良心”工程则重视不够。现如今,地下管线老化、内涝严重、马路“拉链”、污水垃圾处理不到位等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功能结构里的“短板”。虽说“面子”建设很重要,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新风新貌,但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面对地下管廊建设的滞后现状,现在是时候补齐这块“里子”短板了。这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也是群众翘首以盼的民生工程。
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而且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这一创新之举,意味着今后城市建设重心将从地上设施建设向地下设施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转移。这样做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显见的问题,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而且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今年4月,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培训班座谈会上,就谈到综合管廊建设在抵御经济下行压力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每年能建8000公里的管廊,每公里1.2亿元,就是1万亿投资。这还没包括间接拉动的投资,如果加上拉动的钢材、水泥、机械设备等方面的投资,以及大量的人力投入,拉动经济的作用就更大了。”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里子”建设,一些城市更是成为了全国标杆。去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地下管线建设进行系统部署;今年6月,省政府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线改造。目前,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佛山市顺德区均成立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其中9个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区已编制完成专项规划,广州、深圳、珠海、佛山4市已建成综合管廊总长度88公里,而近3年计划开工建设项目总长为13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珠海市于2012年建成的横琴新区综合管廊项目,是现在国内最长,也是内地首个现代化的地下城市综合管廊系统。
必须承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历史欠账”太多,我省现在的建成长度还远远不够。这就要求全省各地必须紧紧抓住“国家重点支持”这一契机,改变长期以来“重地上、轻地下”思维定式,将城市建设的重心从“面子”向“里子”转移。在建设过程中,尤其需要把握好这样几点:一是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远景,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二是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旧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等统筹安排管廊建设;三是完善管廊建设和抗震防灾等标准,落实工程规划、建设、运营各方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终身责任和永久性标牌制度;四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
总之,我们要多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抓紧抓好,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这对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