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孩远走南洋谋生 现96岁成东莞黄江最后自梳女
“自梳女”是珠三角地区特定历史环境下出现的一些女性群体,她们终身没有婚嫁,自力更生。随着时代发展,这一群体人数也在慢慢减少。如今黄江敬老院内96岁高龄的余婆婆,是黄江目前有档案记录的唯一一位健在的“自梳女”。老人15岁远赴新加坡打工,71岁回归故乡,经历了漂泊的一生。日前,记者赶赴黄江敬老院,听老人讲述了她的人生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 陈启亮
96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
10月末的黄江,秋风飒飒,天空澄清。位于黄江社贝康阳路上的黄江敬老院,距离主干路不远,却闹中取静,阳光穿过围楼照耀在大院内三三两两闲坐的老人身上,显得怡然自得。黄江敬老院作为黄江唯一一家公办养老院,目前居住着40多位老人。其中96岁的余璇,已经在这里居住了13年,是黄江目前健在的唯一“自梳女”。
今年9月,市侨联主席陈志超率领慰问组一行人来到黄江,开展慰问“自梳女”活动,专门到黄江敬老院看望了余婆婆,并送上了中秋祝福。档案显示,余婆婆出生在1921年,今年已经96岁高龄。黄江敬老院院长余爱琴介绍,自己2005年担任院长职务时,余婆婆就已经在敬老院住了一年多时间,现在是院里年纪第二大的老人。
10月31日,记者到黄江敬老院看望时,余婆婆刚刚用过午饭,在自己屋内休息,敬老院工作人员一边帮老人家整理床铺,收拾房间。看到有人来访,老人家显得非常高兴,在旁人搀扶下站了起来慢慢挪步到墙边的椅子上就坐。
因为年事已高,老人家目前患有一些老年病症,膝关节有较严重的骨质增生,行走不便,长时间坐卧都需要活动一下关节。此外听力也不如从前,与其交谈需要在耳边讲话才勉强能听清。不过记者到访的半个多小时里,老人家精神状态却非常好,只要是能听得清的问题,都谈兴颇浓。
余爱琴介绍,现在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都还比较理想,日常用餐胃口很好,时也会坚持自己拄拐在房间内小范围走动,保持体质。
在国外靠帮人做家务为生
“年轻时家里条件太苦了,没有事情做,跟着同村四五个人一起去了新加坡。”老人回忆道,家里当时有姐妹七个,她排行老二,父母只靠耕田挣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家里条件非常拮据。15岁时,同村有位到新加坡打工的大姐回村,告诉她们到新加坡可以找份工作,打工挣钱,当时在家里无事可做的她,就跟着同村另外几个人一起出去打工。
当时年轻的余璇并不知道出去可以做什么,因为年纪小没有技能,到了国外一段时间也没有找到工作。就在生活难以中继的时候,有一户当地人家向她伸出了援手,收留她在家里做些家务,照看一下小孩,每个月发给她一些薪水,这家的主人甚至还教余璇做当地流行的咖喱饭。就这样,她得以在新加坡站住脚跟。
据余婆婆回忆,当时像她这样在新加坡谋生的东莞人非常多,有的地方一整条街都是老乡,这让刚刚过去的余璇得以较快融入当地的生活。
“但有时候我们会到吉隆坡打工,那边讲的是马来语,我一开始听不懂,后来待的久了,和那边小孩子一点点交流,才慢慢掌握了一些基本用语。”余璇至今还能流利说出大段的马来语。
好在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几年后,余璇在一名华人医生的家里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为这家人做些家务,没想到一做就是30年。由于年纪较大,期间的许多细节老人已经无法复述,只记得后来从这名医生家里离开后,又在另外一户人家打工十几年。直到71岁那年,她离开新加坡,回到了黄江。
路费太贵几十年仅回家两次
老人在国外打工时,薪水从每月5元开始,逐渐涨到10元、15元,抗日战争期间人工稀缺,薪水涨到50元,之后几十年又陆续涨到两三百元不等。相比于留在国内的家人,余璇当时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每次回家时总是买很多米、面、肉类等食材带回家给家人。
即便如此,几十年间她回家的次数其实也仅有两次。最开始从内地到新加坡,要乘火车,从第一天晚上9点上车,经过20多小时路程,第二天晚上6点才能下车,之后再转夜车到新加坡,奔波许久。后来她也乘坐飞机回去过,“从新加坡飞到香港,再转车回黄江。回家一趟,来回路费就要花2000多元,自己也舍不得花钱。”
作为“自梳女”,老人一生都没有婚嫁,一直孑身一人在外打工,但是她对于“自梳女”这个身份却并没有特别的反应。“过去那边打工的人,几十个人住在一间屋子里,大部分人都想着将来还是要回家,没想过在那边结婚。”老人说,当时一起打工的也有三四名已经结婚的女工,但是婚姻生活都并不太理想,所以她也一直没有要结婚的想法,一晃眼自己打拼了几十年。
年轻时在外打工挣的钱,余婆婆并没有舍得给自己花多少,很多都寄回家里接济弟弟妹妹。第一次回家时,余婆婆的两个弟弟还未出生,但是转眼几十年,现在老人仅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仍在世。这个弟弟如今成为余婆婆最亲的家人,已经70多岁的他还经常到敬老院看望姐姐,逢年过节有家庭聚会时,也会把余婆婆从敬老院接回家过节。
老来归家在敬老院颐养天年
“新加坡的天气比家里这边要舒服,但还是在家里生活更好。”老人71岁回到黄江,与家人共同生活了十多年,然后住进了黄江敬老院。回望几十年来的漂泊和打拼,已经归家的老人显得非常满足。
黄江敬老院始建于1987年,2001年镇政府又投资800万元进行了扩建,占地面积达到1.3万方米,能提供床位80个。余婆婆作为镇里的“五保”老人,在这里吃住完全免费。几个月前,敬老院刚刚利用镇里的拨款,完成了许多设施的改造提升,老人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了,吃住都很习惯。”现在余婆婆像其他老人一样,住在一间干净整洁的单间里,并且每天都会有护工照料余婆婆的饮食起居。记者到时,老人的屋内还有电饭煲在温一份特别的肉汤,这是黄江爱心人士每周二为敬老院老人们送来的“加餐”。
记者采访结束要离开时,余婆婆还热心地起身送记者出门。令人意外的是,虽然行动不便,但她还是告诉旁人不要扶,自己抓住椅子扶手,用英文数了下“one、two、three!”后站了起来,站直身体后经过一小会适应,扶着拐杖慢慢走向门口,心情显得很愉快,还站在门口向记者挥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