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滨水岸线将变城市滨水区

10.11.2017  11:43

大洋网讯 厂房、仓库、油罐、码头……随着城市发展和变迁,工业遗产如何保护和再利用日益受到关注。昨日,由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主办、广东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承办的“老厂房的活化再利用”沙龙在广州举行。与会专家建议,应该将工业遗产纳入城市新的生活中,尤其是过去的工业滨水岸线活化利用后,将成为富有活力的城市滨水新区。像广州的珠江后航道就是很好的例子,广州也已经规划将原广船地块的船坞改造成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旧仓库、码头为滨水区增添活力

据悉,广州现行已公布的1、2、3批566处历史建筑名单中,共有23处工业遗存。其中第一批7处、第二批5处、第三批11处。这23处的工业遗存反映着广州工业历史的发展,是广州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晖表示,对工业遗产保护原则是原址保护优先考虑、可逆性、最少干预,可以继续改造和再利用,但要能够看到原来的历史信息。

他特别强调,过去的滨水岸线很多被工业生产和码头占据,现在工业岸线会变成生活型岸线,工业遗产如何纳入城市新的生活中,是很多城市滨水区复兴中遇到的课题,“包括上海、广州都有这样的情况。如果滨水区有一些原来的码头和仓库有助于其活化利用,美国芝加哥、巴尔的摩和纽约等城市最具活力的地区都是结合工业遗产的更新活化再利用而形成的。

工业遗产活化应允许挖地、开窗

刘晖表示,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将大厂房做成商业中心,整条废弃铁路可以变成观光线路,甚至可以将地下矿道改造成城市的地下道路……工业遗产的活化过程中,应允许其适当增加建筑面积,“对于高大空间的厂房,可在内部增加夹层;露天生产设备可以加顶,还应允许对地下空间进行不超过一定面积的挖掘利用;还可增加必要的设施,如电梯、楼梯等;像谷仓、油罐等要允许开窗、开洞。

记者从市国土规划委了解到,广州积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加强文物、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在经济政策方面,允许通过收购、产权置换、出让、出租等方式对历史建筑合理利用。

在财政扶持政策方面,明确保护经费纳入政府本级财政预算,统筹市本级财政对区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

在建筑利用政策方面,允许多功能多形式合理利用,简化报批程序,规定市人民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资助、简化手续、减免国有历史建筑的租金、放宽国有历史建筑承租年限、减免历史建筑土地使用权续期费用等方式促进活化利用;允许在不改变房屋权属登记中房屋用途的前提下,按照保护规划进行多功能使用。

在惠民政策方面,设立非国有历史建筑的“一并征收”和修缮补偿制度,规定历史建筑征收价格不低于地块内类似房屋市场价格120%,修缮补助不低于20%。目前,已批复一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工业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修缮项目,策划展开一批历史建筑试点的修缮整治和功能置换。

(广报记者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