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工厂”到“制造名城” 东莞踏上自主创新路
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车间。(记者 陈栋 陈帆 摄)
大朗健泰针织生产车间。(记者 陈栋 陈帆 摄)
塘厦志成冠军集团生产车间。(记者 陈栋 陈帆 摄)
麻涌超盈纺织厂生产车间。(记者 陈栋 陈帆 摄)
石碣盈聚电子厂生产车间。(记者 陈栋 陈帆 摄)
大朗华科电子厂生产车间。(记者 陈栋 陈帆 摄)
企石镇广东启光集团生产车间。(记者 陈栋 陈帆 摄)
大朗颖祺毛织厂数控织机生产线。(记者 陈栋 陈帆 摄)
东莞捷荣科技集团生产车间。(记者 陈栋 陈帆 摄)
东莞时间网讯 深夜,东莞虎门港依然一派繁忙景象,集装箱进进出出,交换着南来北往的货物。多少年来,虎门港静静守在珠江口,见证着东莞这座城市的变化。
1978年9月,一家港资企业太平手袋厂在东莞建厂,成为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这标志着东莞农村工业化就此起步。随着东莞加工贸易的壮大,人们一度用“东莞塞车,全球缺货”来形容东莞制造业的重要地位,这为东莞制造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0多年来,东莞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走出了一条以 经济 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但近年来,由于长期快速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加上国际 金融 危机的冲击,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莞遭遇了“成长的烦恼”,面临“双重挤压”。
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上升,跟周边国家和地区比,广东已经不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传统的自主的技术不足,在高端市场上,广东也无法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竞争。
面对双重挤压的情况,只能够向上走。向上走就要转型升级。东莞从“世界工厂”向“制造名城”的转变,就是从来料加工型、生产车间型向创新驱动型、品牌生产型转变,是更加注重品牌化、科技化和美誉度的产业链转型升级。
转型之初,一些企业因找不到出路而迷茫,仍然希望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维持旧况。但政府和大多数企业早已意识到——创新才是唯一出路。
低端制造业的退出是市场结构优化、企业结构优化、 投资 结构优化、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在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东莞也必须直面问题和不足。
如何破题?答案是——尊重规律、尊重企业、尊重人才。
为抓住高新技术企业这个“牛鼻子”,东莞市每年安排20亿元的“科技东莞”资金和10亿元的“人才东莞”资金,并着力打造以松山湖高新区为龙头、以大学创新城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筑巢育凤”计划等。
数据显示,东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70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711亿元,累计增长44.8%;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2015年“三资”企业占外资企业比重从2010年的59.4%上升到90.4%;201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到53.4%,成为广东省服务业第一大市;5年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334家增加到了986家。
面对外界的质疑,东莞人正在给出自己的回答。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