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暂未发现涉盐违法行为 专项治理将持续

27.06.2016  22:07
检查过程中,市盐务局还以打促建,要求所有食盐零售商和食品加工用盐单位实行“一证两书”制度,即《食盐零售登记证》、签订《食盐安全责任书》和《食盐供应协议》等,进一步规范用盐单位经营秩序。

  ●本报记者  钟智跃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食品,事关民生大计。连日来,市打假办、市盐务局联合市质监、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启动制贩假盐专项治理行动。从连续几天的检查结果看,我市食盐市场秩序良好,暂未发现涉盐违法行为。据悉,相关职能部门将继续加大监控和检查力度,专项治理行动将持续至今年年底。

  暂未发现涉盐违法行为

  6月22日至24日,执法人员深入到丰顺、大埔、五华等县的边界地区,重点检查了食品加工用盐企业、酒楼、工厂学校食堂用盐情况和相关台账。3天共检查食盐零售商店125间、食品加工用盐企业13家、酒楼25间、工厂学校食堂16间。检查过程中,市盐务局还以打促建,要求所有食盐零售商和食品加工用盐单位实行“一证两书”制度,即《食盐零售登记证》、签订《食盐安全责任书》和《食盐供应协议》等,进一步规范用盐单位经营秩序。经检查,我市食盐市场秩序良好,未发现涉盐违法行为。

  据了解,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将历时半年,至12月底结束。

  “三看”方法辨认真假盐

  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不少买卖食盐者对真假盐的识别一知半解。记者随机采访多位市民,皆表示不清楚如何分辨真假盐,大体是只看生产日期。“含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超标的假食盐一旦流入市场,将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市盐务局副局长黄冠生告诉记者,假盐往往是用工业盐来以假乱真,长期摄入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甚至危及生命。而且由于制假行为都是在地下暗中开展,因此卫生条件非常差。他提醒市民,购买食盐时,选择盐业部门设立的批发点或大型的超市和商场更有安全保障。

  市盐务局人员介绍,市民可通过“三看”辨认真假盐:一看包装,每袋食盐都有编号且有独立物流码,防伪标记位置固定;二看颜色,真食盐白且干净,呈透明或半透明状;三看杂质,工业盐杂质多,容易凝结,食盐含水量极少,不会捏成一团;另外,食盐的咸味纯正,假盐因含杂质,有咸中带苦或带涩的味道。

  解读国务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核心内容

  一、坚持食盐专营。进一步完善食盐专营制度,实行食盐批发许可证制度。未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的其他各类商品流通企业,不得从事食盐批发业务。

  二、坚持依法治盐。国务院要求“盐业主管机构与公安、司法、卫计、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依法加强食盐市场监管,确保食盐安全”。

  三、确保食盐安全。食盐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改革以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为核心,要严格市场监管,确保食盐安全。

  四、建立食盐储备制度。为确保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的食盐安全供应,建立由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组成的全社会食盐储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