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长布仙溪村:失地农民打开山中致富门
●本报记者 罗娟娟
整村搬迁后,失地农民如何在新土地上寻找出路?五华县长布镇长安村仙溪自然村村民的经历颇具借鉴意义——他们离村不离山,失地后进山采山货、卖茶叶,集约耕种荒地,日子越过越好。
上山“寻宝”
“山货”变“山珍”
毗邻河源紫金县的石马山脉最高海拔达1100多米,仙溪村70多户300多村民零散居住在石马山脉的各个山谷间。仙溪村没路、没电,生产生活有诸多不便,村民陆续搬离了大山。2007年底,最后驻守仙溪的一批村民搬入离圩镇不到3公里的仙溪安居工程示范点。
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以后的生活怎么办?不少村民心中没了底。今年80多岁的张秀珍一家刚从山里搬出来时,也颇为迷惘。不久后,老人的顾虑慢慢打消了。原来,山里的灵芝、野生香菇、山茶都能卖个好价钱。
仙溪村离圩镇有10多公里山路,大多数还是羊肠小道,村民外出难、外人进去难,仿佛与世隔绝,家家户户采摘的山货也仅限于自给自足。张秀珍说:“以前从山里采摘的野生香菇都是自己吃或送给亲戚,很少卖,也不知道有人要买。”走出了大山,村民才发现野生香菇价值极高。从2007年起,仙溪村野生香菇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飙升,现在一斤可卖600元。
和野生香菇“同命运”的还有仙溪茶。由于生长在大山深处,没有污染的仙溪茶茶色清澈、茶味醇厚回甘,备受客户追捧。“以前几十块一斤的茶现在都卖到七八百了,茶叶还没有开摘就被人抢订完了。”长安村村支书曾思华笑着说。
山货值钱了,村民上山寻“宝”的热情随之高涨,尤其是到了香菇和茶叶采摘季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进山。靠着山里的宝贝,村民们一年比一年富裕。张秀珍家现在靠媳妇一人进山,每年收入至少4万元。而劳力多的家庭,卖山货的年收入可高达10多万元。如今,仙溪安居工程示范点的20多户村民有8户买了小汽车,10多户在城里买了房。
回村“拾荒”
土地集约有“钱”途
今年70岁的曾运泉过去一直出门打工,对大山不熟悉,难以靠“山货”致富。他想到了其他路子:回村“拾荒”。他说:“专门为几分地进出大山成本太高,所以很多村民选择撂荒。我2012年从深圳回来后就把荒地租过来种水稻。”如今,曾运泉和妻子耕种了13亩水稻,每年有约2万斤的粮食收成,加上偶尔采摘的山货,年收入可达7万元。
“整村搬迁,改变的不仅是村民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生产方式。”长布镇党委书记陈炳章说,“走出山门后,交通、教育、医疗以及居住环境等各方面条件实现质的飞跃,大门敞开,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