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宏史诗耀千秋——写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

09.07.2021  12:50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  题:恢宏史诗耀千秋——写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

  新华社记者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庄严宣告,穿透百年风云。

  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小康社会构想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根据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发展小康社会的具体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小康”,这个承载美好生活梦想的古老词汇,数千年来第一次成为这片土地全体人民的真实日子。

  历史的丰碑将永远记录下这个光耀千秋的光荣时刻——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时,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2019年8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彰显历史的担当——中国共产党以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属于中国的伟大历史时间

  河北阜平,见证中国共产党百年初心的地方。

  1937年11月,以阜平等地为中心,我们党领导建立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党领导这里的人们,既与敌人作斗争,也与贫穷抗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始终记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心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雪来到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就在1个多月前,党的十八大召开,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部署,脱贫攻坚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

  在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村医霍建国为村民把脉(2020年4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20世纪40年代,20岁的阜平农民唐荣福,在地主家干活填不饱肚子,翻过大山投奔山西的舅舅家。

  直到1962年,唐荣福回到阜平,日子跟以前比有了好转,党领导下的新政权一直在当地苦苦进行“拔穷根”的努力。

  今天,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100岁的唐荣福和儿子唐俊有住在崭新的安置房。“新房住着,老父亲现在冻不着、热不着,有养老保险、低保,还有高龄补贴。”唐俊有说。

  2020年2月29日,阜平整体退出贫困县序列。

  这是河北省阜平县顾家台村文化广场(2019年9月摄)。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建设“小康社会”,明确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下,这个目标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关键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

  回望近年来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时光画出两条走势相反的曲线:

  一条向上的曲线:中央财政投入不断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连续五年每年增加200亿元。

  一条向下的曲线:每年剩余的贫困人口越来越少,从2012年的9899万人到2020年底全部脱贫。

  千年夙愿,百年逐梦,8年决战……面对使命必达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自觉和历史韧劲,如期兑现承诺,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亘古未有的壮举。

  中央档案馆保存着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图表》,蕴含当时人们对现代工业的向往,述说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航的激情岁月。

  以此为起点,编制和实施五年计划、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从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到确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

  2016年到2020年,“十三五”时期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高度契合,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倒计时阶段。

  清水红砖、木门窗,窄窄的弄堂弥漫着浓浓生活气息。

  始建于100年前的上海市春阳里,是典型的老式石库门里弄。由于硬件条件限制,近百年来,这里的居民一直过着厨房合用、马桶相伴的生活。

  实施“十三五”规划第一年,春阳里被列为上海市风貌保护街坊实施改造,而今这里已变身为老上海腔调与现代精致生活融合的优质社区。

  “家里能用上独立马桶和洗手盆是我们几十年的梦想,现在终于成真。”回迁后,老居民陈敏新夫妇感慨。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时间改变了春阳里,从未改变在这个城市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跃上100万亿元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这是江苏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区景色(2020年11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100多年前,实业家张謇对家乡江苏南通五山地区的愿景是“花园及风景区”。但因多年粗放发展,这片处于长江入海口的区域一度密布码头工厂。

  建设长江经济带,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以来,经过关停并转、生态修复,这里变身为市民们引以为豪的生态绿色廊道。

  从“生产锈带”到“生态绣带”,5年间,一个个美丽蜕变在长江沿线竞相呈现。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既要追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更要大力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

  这是2019年12月14日拍摄的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夜景。 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北京长安街西延线上,首钢园承载着中国钢铁工业百年发展变迁。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首钢开始大幅压缩产能,直至2010年主厂区全面停产。

  2022年,北京将成为“双奥之城”。借助冬奥会筹办,首钢迈入转型发展快车道,在一片工业遗迹上打造充满活力、时尚多元的创新之地。

  刘博强刚进首钢时是轧钢工,老厂区停产后成为冬季项目训练中心的制冰工。经历冰与火的淬炼,他决心以中国工匠的身份成为世界顶级制冰师。

  未来,由每一个中国人共同书写,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