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帮扶韶关:治水开路惠民生 产业扶贫斩穷根

31.07.2015  18:08

■大朗镇产业扶贫乳源县阳陂村,帮助该村建起香芋种植合作社。记者 陈栋 摄

——东莞新一轮对口帮扶韶关工作系列报道

东莞时间网讯 莞韶第二轮扶贫“双到”工作讲究深度融合、精准帮扶。记者在韶关了解到,东莞对口帮扶的80个贫困村,村集体年收入和贫困户年收入两年实现了成倍增长,农村基本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民生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3035户困难户房屋得到改造

“这还得感谢你们。”7月29日下午,韶关乳源县新兴村贫困户曹秀丽对前来探访她的东莞扶贫工作小组不停道谢。她说,如果不是东莞扶贫工作小组的到来,去年6月份还住在40多平方米泥砖墙危房的她,今年也不能住上112平方米的两层半的“豪宅”。

曹秀丽是莞韶第二轮扶贫“双到”工作中3035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的其中之一。在第二轮扶贫双到中,东莞市驻韶关扶贫工作组坚持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开发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紧紧抓住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点,不断改善贫困村基本条件。

为此,工作组统筹资金2.83亿元,实施了230多公里村道、13座民心桥以及一大批水利工程等941个项目建设,改善了农田灌溉1.53万多亩,完成了3035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房屋改造任务,推进了3个幸福安居示范村共138户整村搬迁建设,解决了13156户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有效提高了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7300万生产性资金帮贫困村增收

乳源县新兴村农民刘小生是黄烟种植大户,一家4口,夫妻二人通过虎门镇产业帮扶支持发展种植黄烟已达到120多亩,年人均收入已达5万多元。他通过聘请周边农户、贫困户参与种植农作、烤烟加工等,盘活附近在家富余劳动力资源,带动其他农户增收发展。

这成为东莞帮扶“有的放矢”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东莞围绕贫困村户增收的问题,提出“一镇一品、一村一策”等三种产业长效帮扶,因地制宜,开发产业,不断提升贫困村户内生发展动力,形成了28个亮点项目和四条帮扶示范路线。

东莞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农村和农民增收这一核心,投入了7300多万元生产性资金,启动了24座综合出租楼建设以及入股水电站等247个村集体增收项目,开展了10000多个农户生产实施项目。

与此同时,贫困村组建了黄烟种植等142个专业合作社,培育了凉粉草、肉兔等31种主导产业,改良了香蕉李、淮山等19个品种,增加了家畜养殖13万多只,扩大了种植面积1.2万多亩,预计每年可为80个村村均增收7万多元,近13000户户均增产6000多元的收入。

延伸阅读

扶贫村年人均收入

从2807元增到9000元以上

东莞市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对口帮扶韶关乐昌、南雄、翁源、新丰、乳源五县(市)80个重点贫困村5982户20415人。目前,东莞市驻韶关扶贫工作组统筹投入了5.41亿元资金,平均每村投入520.5万元,投入到村项目3.76亿元1939个,投入到户项目4032万元43730个,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东莞投入4100多万元帮扶资金,完成了80个村便民服务室等一批民生保障项目建设,新建或修缮了65个村两委办公楼,实施了42个环境整治工程,增加了垃圾、路灯、文体广场等公共设施一大批,开展了120多场次“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实现了贫困户购买医保和社保全覆盖,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保障和便民条件明显改善。

在农业对接模式上,扶贫“双到”工作在东莞搭建了4000多平方米农产品销售平台,涵盖韶关600多种农产品,辐射带动韶关8万多农户增收。发起打造了“沃膳网”平台,组织了50多家农业企业电商合作。这两个平台有望推动韶关“香芋村”等21个合作社规模发展。

经过帮扶,  80个村集体年收入从帮扶前平均1.63万元增加到9.5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年收入47个村。有劳动力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从帮扶前2807元增加到9000元以上。80个贫困村前两年的考核成绩全部达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