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包”应对有长进 避争议示弱显心虚?
城论
陈永杰(学者)
香港新界东北发展计划的争议,去年夏天曾在香港引起过连番争辩。尽管质疑和反对的声音犹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最近部分建制派议员却仍意图强行通过该计划的前期工程拨款,结果是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巨大争议。社会争议说到底要靠争取民意,东北计划引起的争议,正反双方在宣传战上均有不少“力作”,例如最近的“懒人包”与“常人包”之战。
在社会争议中,核心很多时都是对政策文件的解读,但是要公众翻读厚如电话簿的政策文件无疑是件很枯燥的事。两方阵营于是都试图通过网络争取民意支持,“懒人包”因此应运而生。一个由左翼年轻人组成的组织“土地正义联盟”,日前便制作了一个这样的“懒人包”,把整个东北计划的主要问题整理成10个要点展示出来。这10个要点覆盖了公私营住宅比例、居民权益、生态、程序公正、城市规划到财政开支等主要相关议题,不消几天便在脸书上得到数以万计的“like”。
与以往不同,支持东北计划的阵营,这次则推出了一个“常人包”应对“懒人包”中的质疑。“懒人包”在6月11日出现,“常人包”五天之后,亦即16号便现身网上。“常人包”也写了10点理据,其中不乏一些比较有力的证据。例如“懒人包”指东北计划中,公私营住宅的比例是四比六,事实上这个比例在计划中是一半对一半(这一点本专栏去年7月10日《征用球场发展新区,增建居屋防范炒卖》一文亦有讨论)。在以往的争论中,支持征地方的意见,受限于程序,总是要在新闻发布会等正式场合才能出现,“常人包”的出现,似乎是打破了这样的传统。公共部门能在公关方式上有所创新,从技术角度看无疑是一大进步。
然而,这个“常人包”尽管在技术上是进步的,内容上却仍有相当多乏善足陈之处。例如,“常人包”看似用10点理据来回应“懒人包”的10点质疑,但认真比对不难发现,此10点非彼10点,几个相当核心的问题仍然是没有得到正面回应,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关于粉岭高尔夫球场能否替代征地的问题。反对征地意见认为,如果不够土地兴建新区,应该先把给富人用的高尔夫球场征用。但是当局却到了今年一月才开始“研究”这个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常人包”中强调方案还在研究,而研究需时,故不能替代现有征地方案。这套说辞显然不足以说服人。
其次,让人失望的,是“常人包”没有回应“懒人包”狠批的“大白象”问题。“懒人包”认为,整个项目耗资1200亿,有这个钱的话,香港更需要的是全民退休保障等社会政策,并且项目当中的300亿将用作土地赔偿金,但新界东北95%的土地属于大地主和财团。公帑如何更用得其所,土地赔偿如何脱掉利益输送的嫌疑,都需要清晰交待,遗憾的是“常人包”却只字未提。
最后,居民要的是保留原有生活方式,“常人包”却强调赔偿。到了今天,意图推行征地方案的公共部门,仍然觉得新界东北的“钉子户”是想要更多的赔偿,恐怕是完全搞错了问题的核心。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最近上画的《窃听风云3》中,周迅的角色有这样一句对白:“土地不是用来炒卖的,是用来耕种的”。赔偿早就不是重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