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绘19幅抗战油画 老画家还原广州受降瞬间
由钱德湘所绘制的广州受降图
大洋网讯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当天,前往湖南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不少人驻足在纪念馆园区南部的一排房屋前,静静观赏屋内悬挂的19幅受降油画。这19幅油画出自70岁的芷江籍画家钱德湘之手。自2008年起,他和夫人谭明利奔波于中美两国之间,搜寻史料,咨询专家,画下了芷江受降、枣庄受降、“密苏里号”受降和中国战区16个对日受降区的受降场面,其中还包括钱德湘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的珍贵的“广州受降仪式”画面。
白发苍苍的钱德湘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创作这19幅油画,是为了尊重历史和还原历史,“艺术作品能够很好地激励大众,让大众特别是孩子不要遗忘那段历史,珍惜现在和平的生活。”
钱德湘
一段承载40年的梦想
1950年,钱德湘出生在湖南芷江,他告诉记者:“抗战故事我听了很多,脑海中时常想象过去的画面。我父亲在芷江机场附近工作,我当时天天都在‘飞虎队’驻扎过的地方跑着玩。”
钱德湘自幼热爱画画,1968年,他下乡插队,遇到了一位长沙知青,他们都对艺术创作充满激情,他对钱德湘说,“真希望你能用油画重现芷江受降的场景。”
从那时起,钱德湘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抗战时期与芷江有关的一切资料,当地文化馆馆长也将珍藏的几张照片赠予他,并说,“如果有人能画出芷江受降,我希望那个人是你。”
1974年,钱德湘前往湖南师范大学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又前往美国创作、办展;2008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的劝说下,钱德湘开始了芷江受降油画的创作。
虽有高超的绘画水平和坚定的决心,可钱德湘手头的资料却很少——几张黑白照片、一些文字材料,远不能达到绘制巨幅油画的要求,当钱德湘向吴建宏提出寻找芷江受降原始视频时,吴建宏说:“我找了很多年都没结果。”
钱德湘四处打听,最终一位日本学生给了他一段短视频。视频中,日本投降将官今井武夫低着头,神情沮丧,坐在他身旁的日军参谋桥岛芳雄神色慌张,不停用手巾擦拭额头上的汗。
短短十几秒的视频,钱德湘看了无数遍,直到画面一帧帧地印刻在他脑海中。利用这些珍贵而有限的资料,他用近一年的时间拟了大量草图,就连画中记者使用的老式相机、打字机、挂钟、桌椅等物件,他都专门在集市找来旧物反复描绘练习。
2009年,钱德湘和夫人谭明利回到中国,在北京租了一间画室,用1年的时间将芷江受降油画完稿,在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捐赠给芷江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这幅长7米、高3米的油画巨制,画中气氛凝重肃静:左边记者席上,国内外记者一致向前的目光将人们的视线引向画面中心——三张铺着白布呈梯形摆放的木桌,右边是中方受降席,对面是日方投降席,中间则为观礼席;画中,中方代表气宇轩昂,而日方代表则神情慌张。墙上的时钟指向16时40分,这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时刻。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幅芷江受降油画不仅吸引了观众和媒体的目光,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和孙女卡洛韦都对其赞赏有加。“陈香梅女士还认出了画中一些人物,这让我更坚定了用油画还原历史事实的信心。”钱德湘说。
详细还原广州受降现场
第一幅作品的成功,让钱德湘大受鼓舞,他决定将中国16个受降区举行的受降仪式全部以油画的形式展示出来。
钱德湘告诉记者,为了还原当年受降的实况,保证油画创作的真实性,他和夫人多次前往美国的多家档案馆,并最终在档案馆找到南京受降、广州受降、芷江受降等原始视频,如今,这些视频已经转交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9月3日中午,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记者终于看到了广州受降视频。该视频全长7分51秒,画面中,中山纪念堂的建筑轮廓十分清晰。钱德湘告诉记者:“广州受降的资料非常充分,在视频里,我对着来往的军官一个个验证,寻找张发奎将军,但视频里他的形象不是很清晰,我查阅了历史资料,根据这些信息,描绘出了他的大致形象。”
据史料显示,1945年8月18日,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发布命令,任命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为广州地区的受降主官,并主持接受华南日军投降、解除日军武器、接收日伪工厂、审判战犯和惩治汉奸等工作。为了使受降工作不出差错,张发奎和美军联络部博文将军于21日由广西南宁飞往湖南芷江,参加初步受降协商会议。24日,张发奎返回南宁,拟定受降及接收计划。
1945年9月16日上午,广州地区的日军签字投降仪式在中山纪念堂举行。张发奎、博文及广州市市长陈策、作战处处长李汉冲等人先行进入会场。随后,日方投降代表——日军第23军司令官田中久一、参谋长富田直亮、海南岛日军指挥官等人神情沮丧地走进会场。10时,受降仪式正式开始,张发奎端坐中央,其他人员分坐两旁,日军降官登台向中方受降官员鞠躬后,垂首听取李汉冲宣读“国字第一号命令”。宣读完毕后,田中久一签署投降书。
同日,广州市区的日军全部集中在珠江南岸(今海珠区),9月23日,第二方面军开始接收日军的各式武器装备。沦陷时期,日军强行接管了大批省营和民营的工厂,在日本投降后,这些工厂陆续回到中方手中,其中包括岭南锯木厂、广东制药厂等。钱德湘说,他随后找到了更多史料,将中国其他地区的受降画面都绘制了下来。
未来要画更多抗战油画
今年,钱德湘的19幅油画全部完工。这其中既有宏大的横版画,也有纵深的竖版画。这些绘画作品目前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展出。
“艺术的塑造比照片更有感染力,油画可以通过画家的构思把人物的精神表达出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钱德湘夫妇也再次回到了芷江,来到了受降纪念馆。站在自己的19幅油画作品前,他们和游客一样难掩内心的激动。
常年旅居外地的钱德湘如今在芷江开了工作室,想借此画出更多抗战绘画,“芷江是当年‘飞虎队’驻扎的地方,也是陈纳德将军当初办航校的地方,有好多元素引领着我奉献家乡,把这些题材都画出来。”
钱德湘说:“我已经70岁了,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但能把艺术创作留给芷江人民,留给家乡的博物馆,是件让人欣慰的事。”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