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省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在韶关召开

31.03.2015  13:42

  3月27日,全省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在韶关召开,会议回顾总结2014年全省减灾救灾工作情况,交流全省减灾救灾工作经验,部署2015年工作任务。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骆招群到会并讲话。各地级以上市民政局、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管副局长、救灾科(处)长,以及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和省救灾物资储备区域仓库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罗小明传达了2015年全国减灾救灾工作会议精神,韶关、中山、江门、湛江市分别就灾害应急救助、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方面作了典型发言。

  骆招群副厅长肯定了2014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减灾救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一是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有力有序,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2014年省民政厅共下拨中央和省级财政救灾资金4.04亿元,向灾区紧急调拨了救灾帐篷、折叠床、棉被等折价1334.67万元的救灾物资,全省4711户因灾“全倒户”春节前全部完成重建,受灾群众冬春生活救助及时到位。二是自然灾害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救灾工作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省厅相继出台了《广东省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实施意见》、《广东省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办法》、《广东省民政查灾核灾工作规程》、《广东省民政厅关于自然灾害应急生活救助物资发放工作的规定》。三是救灾物资储备布局进一步优化,应急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省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仓库立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批省级救灾物资前移到12个多灾易灾县(市)救灾物资仓库进行储备。四是灾情信息管理进一步加强,灾害救助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我省在2014年每季度民政部灾情报告情况评估中均位居前列,省厅对市、县级民政救灾干部进行了减灾救灾业务培训。五是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文化日益普及。“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深入开展,2014年全省共有110个社区被国家减灾委、民政部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利用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经济欠发达、多灾易灾地区建设了一批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六是救灾社会动员力度进一步加大,机制探索取得积极成效。积极支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我省“威马逊”台风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募得了一批社会捐赠资金,中山等地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成效突出。

  骆招群副厅长深入分析了目前我省减灾救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减灾救灾事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剖析了新常态下我省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强调了几点工作要求:一是要在“”字上下功夫,提升业务本领。例如要熟悉掌握因灾死亡人口、“全倒户”等重要指标的界定标准。二是要在“”字上下功夫,提高应急能力。三是要在“”字上下功夫,做到实事求是。四是要在“”字上下功夫,保证程序规范。例如公示内容要包括补助标准、救助对象信息、投诉电话等,“全倒户”档案要有照片等,县级民政部门要做好跟踪督查。五是要在“”字上下功夫,使政策入民心。六是要在“”字上下功夫,确保资金安全。会议通报了个别县基层干部索取救灾款的贪腐典型案件,要求各级民政救灾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坚守救灾资金这根“红线”不能踩。

  最后,骆招群副厅长对2015年全省减灾救灾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着力做好新生灾害救助工作;二是着力完善减灾救灾政策制度体系;三是着力加强救灾资金监管和专项督查;四是着力发挥减灾委综合协调作用;五是着力增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六是着力推进信息化和设施设备建设;七是着力提升减灾救灾队伍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