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再创新高

04.01.2019  17:13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批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我校共斩获5项,其中高等教育3项,基础教育2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奖励,每4年评选一次,是专门针对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表彰,被视为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并列的奖励项目。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也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标杆和导引,同时还是高校办学质量评价、研究生学位点申报、学科评估、“双一流”建设等重要工作的权威指标。

我校5项成果获奖,其中高等教育教学成果3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2项,较上届各多1项,较上上届多4项,获奖数量与获奖等级为历史最好成绩。其中基础教育获一等奖1项,实现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零的突破。

我校是全省获一等奖的两所高校之一,同时在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获奖数量在全国师范类高校中与华中师范大学并列第四,仅次于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我校获奖比率再创新高。全国1356项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参评,设奖452项,评奖率33.3%;我校5项成果参评,获奖3项,获奖率60%,比上届高出20个百分点,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教师获奖项目既有全日制本科教育改革成果,也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既涉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也涉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既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也有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成果;既有在校内主持完成的成果,也不乏指导并主持校外教育机构完成的成果;既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我校国家重点学科的成果,也有经济学等广东省重点学科的成果。尤其是心理学学科,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均获奖,且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获一等奖,充分彰显了近年来我校在广东“新师范”建设中发挥的引领作用和我校创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广东模式”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获奖项目涵盖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教育信息化、创新创业、大湾区建设等高等教育热点领域建设成果,特别是技术赋能的教学资源建设相关成果有3项,超过全部获奖成果的一半,充分反映了我校实施“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进行“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以来教学信息化建设改革的显著成效。

获奖成果以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成果为主,以数字驱动的教学信息化建设成果为主,与我校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布局相契合,与我校持续加强“两高两化”建设的政策相一致,心理学院的虚拟仿真实验体系建设、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群建设、网络教育学院“互联网+”促进乡村中小学教育公平等成果及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科专业布局与教学改革热点高契合度,展示了我校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服务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所取得的成效。

2018年我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序号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人

获奖等级

第一完成人所在学院

1

双系统三平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建与实施

郑希付,张卫,刘科荣,刘学兰,叶苑秀,罗品超

基础教育一等奖

心理学院

2

构建手机移动数据云有效解决乡村教育协同共享的研究与实践

许晓艺,卢建晖,武丽志,潘战生,卢和琰,刘海星

基础教育二等奖

网络教育学院

3

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协同体系创建与实践

徐向龙,彭璧玉,任荣伟,王满四,王柏华,侯永雄,徐欣萌,罗一帆,钟凤贵,潘文庆,崔惠斌,罗燕

高等教育二等奖

经济与管理学院

4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精品课程群资源的重构优化与创新应用

谢幼如,柯清超,张长海,尹睿,马秀芳,谢锦霞

高等教育二等奖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5

构建三模块五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培养“研究者+实践者”心理学人才

张卫,刘学兰,莫雷,曾祥炎,田丽丽,许思安,郑希付,迟毓凯

高等教育二等奖

心理学院

作者/通讯员:教务处 | 来源:教务处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