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遭63年最重“夏旱” 村民抓阄排号取水

31.07.2014  07:43

康庄村里唯一的一口井内已经见底

大山深处,开着农用车在排队等待接水的村民

放暑假的康家姐妹俩在村里已经见底的井底内,义务为排队打水的村民舀水

  河南遭遇63年来最严重的“夏旱”,全省多地供水告急,而“干渴”最严重的是平顶山。取水不怕难,用水很节约,地处大山深处的汝州市大峪镇邢窑村村民们在罕见旱情面前,不屈不挠,成为全省抗旱大军的一个缩影。

   每个人抓阄排号取水

  “40多年了,老井从未见过底,现在却根本打不上来水!这从我记事以来还是头一次。”昨日下午,在距离汝州市大峪镇10多公里的邢窑村,村支书邢建功感慨地说。如今,这个以曾经成功举办杏花节而远近闻名的村庄,正在饱受严重干旱缺水的困扰。

  邢窑村是由9个自然村组成的村庄,一共930多口人。在杨台村一个洼地里,邢建功指着一口井显得很伤感,“这口井是1971年打的,从未像这样,如今里面结满了蜘蛛网”。

  邢建功介绍,村里地势崎岖,交通不便,连年干旱,全村12口常年吃水的井都干枯了,目前仅留下康庄自然村的一口井。“缺水好几个月了,需要人下井去,用瓢一下一下地舀水。”康庄村民邢荣表示,井里出水慢,舀满两桶水要半小时,村民们都是24小时排队取水。

  邢荣说,干旱最严重时,井口两边摆满了水桶,后来村民商量,每个人抓阄排号取水。

   沿崎岖山路去山洼拉水

  水源越来愈少了。村民们不约而同地赶往10多公里外的镇政府。

  由于路途遥远,崎岖不平,拉水不易,但由于水源的枯竭,村民们还是像赶集一样奔向那里。时间久了,镇政府附近的井水也出现了减少,还是得排队。

  许多村民为了多拉水,都咬紧牙根花几千块钱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

  “当然也不是所有村民都往镇上拉水。”54岁的村民王秋称,去年7月上旬,经过勘探,汝州市委市政府筹资10多万元在大山深处的山洼处打了一口130多米的井。“井水冒出来的那一刻,很多村民都掉泪了。

  昨日下午,沿着弯曲狭窄的山路,郑州晚报记者随同拉水的村民们一块儿下到了两公里外的山洼处。路面碎石堆积,时高时低,坡度陡峭,村民们驾驶的机动三轮车车身歪歪扭扭,令人捏了一把汗,但是村民们则是满脸笑容,“有水吃了,比啥都高兴”。

   洗脸水会重复利用几次

  邢窑整个村子里存在着“水贵如油”的说法。50多岁的村民张祥说:“早晨洗脸时,只倒一点点水。”张祥说,洗把脸之后的脏水,会用来洗衣服。洗过衣服的水如果未用洗衣粉,就会喂猪饮牛。

  据了解,大峪镇今年以来一直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夏季小麦严重减产,如今还有多村的玉米没能种上,种上的也因严重干旱几乎枯死。据镇农业中心统计:全镇吃水困难户已达4400户。

  “为了给吃水困难的群众供水,洒水车都用上了。”大峪镇水利站站长张晓伟说,镇上一方面为各村免费分发了100多个铁皮桶,方便群众拉水;另一方面积极协调高速公路项目部拉水车为黄窑、大泉等因高速公路建设交通不便的村送水。

  张晓伟表示,目前,镇上正在协调施工,一条由水井通往邢窑的“生命之水”工程将于近期完工,届时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可以吃上自来水。

   汝州全市正积极应对旱情

  取水很艰难,买水很昂贵,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汝州市严重缺水呢?昨日下午,汝州市水利局负责人告诉郑州晚报记者,汝州市十年九旱,年平均降水量655毫米。全市26座中小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已有2座无水可放,23座小型水库大部分干枯。该市最大的河流北汝河已断流。

  7月28日下午,当地政府召开了汝州市抗旱保秋紧急工作会议,对全市抗旱保秋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记者 石闯/文 周甬/图)

  另据澎湃新闻:

  河南遭遇63年来最旱的一个汛期。河南省气象局称,6月份以来,河南省平均降水量仅为96毫米,较常年同期(254毫米)偏少60%,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截至7月27日,全省51.4%的县市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有19.3%的县市达到特旱等级,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目前旱情正在进一步扩大。

  另据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消息,平顶山、许昌等城市出现供水水源不足,严重影响到城市供水安全。河南全省近35%的小型水库基本干枯,50%以上的中小河流断流,呈现出严重的水文干旱。据7月27日统计,河南省秋粮受旱面积已达2310万亩,严重干旱610万亩,24.5万人发生临时性吃水困难。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杨大勇说,现在全省每天扩大230万亩干旱面积。

  在旱情最为严重的河南省平顶山市,承担市区供水重任的白龟山水库水位降至死水线(到该水位后不能再往外调水)以下,达历史最低。裸露的库底上长出了杂草。

  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杨大勇在7月28日旱情通报会上说,“白龟山水库建库以来,第一次启用死库容。再有3天,第一次600万吨的死库容供水也将用完,将第二次调用死库容供水。

  高质量的新闻需要深入调查和持续投入。请您使用下面的链接将澎湃新闻的这篇文章分享给别人。如有更多合作需求,请查看我们的版权页信息或给[email protected]发邮件。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58966

  平顶山新城区滍阳镇焦庄村村民焦国盛表示,河水也干了,没地方取水浇地,如果继续旱下去,玉米都要成不了。

  据《郑州晚报》报道,河南汝州市地处大山深处的大峪镇由9个自然村组成的邢窑村一共930多口人,全村12口常年吃水的井都干枯了,目前仅留下康庄自然村的一口井。康庄村民邢荣邢荣说,“缺水好几个月了,需要人下井去,用瓢一下一下地舀水。”井里出水慢,舀满两桶水要半小时,村民们都是24小时排队取水。邢荣称,干旱最严重时,井口两边摆满了水桶,后来村民商量,每个人抓阄排号取水。这个以曾经成功举办杏花节而远近闻名的村庄,正在饱受严重干旱缺水的困扰。

  《河南日报》报道称,河南省南阳市秋作物受旱面积250万亩,其中重旱46万亩。超过8万人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河南省抗旱保秋督导组组长、省农业厅总经济师胡若哲说,眼下玉米即将抽穗,正是秋粮生产的关键时期,遇到了“卡脖子旱”。

  由于水源条件差以及大量劳动力外出,有的村民干脆放弃抗旱。许昌县长张乡的候大姐正忙着给不久前栽种的几百棵葡萄树苗浇水。她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抗旱要算成本账,村里不少人都进厂了,如果不是离水源近或花了大价钱的经济作物,人们很难积极抗旱。

  同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进入倒计时,南阳正在为如期通水日夜奋战,做最后的冲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的副坝,即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渠首闸引水,流至北京颐和园团城湖,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等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西线3条调水线路,总投资近5000亿元。

  7月29日下午5点左右,河南省北中部部分地区出现了降水,但由于主要旱区仍基本无降水,形势依然严峻。

  河南省气象台7月30日预报,今明两天全省还将陆续迎来阵雨、雷阵雨,不过局地性较强,对于当前省内的旱情起不到太大作用。

  河南省气象局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善强表示,由于今年的南海季风爆发时间偏晚,携带水汽偏少,而控制河南省的副热带高压今年的位置偏南偏西,也阻断了水汽向北输送,加上冷空气势力较弱,导致形成有效降水的几率大大降低。

  目前,河南省政府已经派出18个督导组赶赴各地开展抗旱保秋督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