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再见太早!陪伴广州人17年的芳村花鸟市场暂不搬
大洋网讯 最近,随着一场“史诗级交易”,沉寂许久的花地湾花鸟鱼虫市场再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时间回到6月29日,万科以551亿元拿下广东国投资产包,其中共涵盖广州市区16宗、共计211万平方米的可开发土地,其中荔湾区花地湾地块中的花鸟鱼虫市场,占地就有10万平方米。
广州花城之中,尽管大大小小的花卉市场遍地分布,但对于广州街坊来说,这里却依旧是他们在节假日时最爱去赏玩的一个地方:色彩缤纷的鱼儿、形形色色的鸟兽、种类繁多的鲜花……这些都让“花地湾”三个字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从2001年1月到如今,不知不觉中,花鸟鱼虫市场已经伴随了广州人17个年头。
当花地湾地块重新进入开发程序之后,花鸟鱼虫市场面临搬迁的消息传播开来。为了核实这一消息,7月12日早上6时30分,记者坐上了前往花地湾的早班地铁。
回应:花鸟鱼虫市场暂不会搬
从花地湾地铁站C出口或D出口出站,沿着喜鹊街一直往前走,便可以看到“越和花鸟鱼艺大世界”大大的老式招牌。昨日,记者咨询了市场一些档口老板,他们均表示没有收到搬迁的通知。位于雀鸟区152档的档主陈先生称,“最近刚刚签了3年合约,暂时不会搬迁。”对于该地块已被拍下的问题,陈先生表示并不担心,“先做好3年再说,到时是否真的要搬现在也无法预知。”
随后,记者联系了越和花鸟鱼艺大世界推广部李经理。李经理向记者明确表示,拆迁计划暂没有提上日程,有任何规划将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茶滘街道办事处也称,到目前为止,街道并未接到任何关于拆迁的资料或文件,“这块地已经直属万科,至于怎么处理,将由商家自行决定。”万科方面则回应,目前暂时未有规划何时收回花地湾地块。
商户:今年刚续了三年租约
顾客:商家去哪我们就去哪
“我2001年就来了,在这里做了这么久,对这里当然很有感情的!”2001年,罗叔就来到了越和做字画笔砚生意,17年来,他在这里认识了许多老朋友和老顾客。罗叔透露,最近两年的生意差了许多,不过罗叔说:“这里的商铺大多都是五年三年一签约,我今年又签了三年,反正三年内我肯定是不搬的。” 据记者了解,今年再续三年约的店铺还有不少。
不过,对于做水族器材生意的档主来说,他们对“搬迁”却无所谓。“做器材生意的都是以熟人为主,他们都有我的电话,打个电话我就过来了。”一家水族器材店的档主赵叔说。这不,顾客陈先生和他的伙伴来到了器材店门口拿货,他介绍:“我们特地从深圳来的,这边的市场最大,东西也多!如果要搬的话,只能他们去哪儿我们去哪儿了。”
街坊:叮嘱记者好好记录
街坊孙阿姨一早便和她的几位老朋友一起约着逛花鸟市场了。“其实一年来得不多,也就一年两三次的样子。”她说。
但在听说这里可能会搬迁后,孙阿姨立马显得非常惊讶:“做生意就得‘守’啊,守了好几年很艰苦的。要是搬去远的地方,就不方便了,肯定就不去了。”
“难忘的广州花鸟市场,真的得好好记录下来。”在临近告别的时候,孙阿姨突然认真地对记者叮嘱了一句。
花鸟市场的一天
7:00 花鸟鱼艺大世界·鱼
记者穿过喧嚣的水族区,依旧能感受到这里曾是全国最大的观赏鱼批发市场。清晨7时,对于花鸟鱼虫市场里做水族生意的人们来说,正是忙碌的时候。在小道的两旁,摆满了整整齐齐的鱼袋,几个小时后,它们或许会被运往全国各地。到了中午,这些用于批发的鱼袋则会被替换成玻璃缸以便于零售。“现在生意差了,一般都是早上做批发,中午做零售。批发做的都是熟人生意,好多人都是从外地来的,买了好几年了,但零售赚得多一些。”档主朱姐说。
7:30 花鸟鱼艺大世界·鸟
方叔在雀鸟区工作了五六年,每天清晨在随意扒拉几口早饭后,他便开始给小雏鸟喂食。
由于雀鸟区内的街道大多开阔,每日清晨前来雀鸟区遛鸟、晨跑的老街坊很多,他们许多是在流花鸟苑拆除后转场来这儿的。家住翠竹苑的张大爷便是其中一个。如今他习惯每天早上推着自行车来这儿,车把手的两旁分别挂着一只鸟笼。黄先生是住在花鸟市场附近的居民,每天早上他习惯来越和跑步,他说:“我在这里跑步已经有三四年了,经常会顺便买鱼或者一些植物。如果搬了的话,就太可惜了!”黄先生说。
8:30 花鸟鱼艺大世界·花
花鸟鱼艺大世界中的花商,大多都以做零售生意为主。“批发做的少,大部分人还是会去岭南花卉市场(批发)。”一个花档档主表示。
“我们特地从海珠区过来的,这是第一次带她过来,她特别喜欢小动物,刚好放暑假,就带她过来看看。”一大早,陈女士便特地带着刚放暑假的女儿来到了越和。“我买了一株含羞草,还有一斤石头。”小女孩晃着手中的“战利品”甜甜地说:“这里好好玩,我每天都想来。”
9:00 花鸟鱼艺大世界·艺
民间工艺品、木雕、根雕、字画、陶瓷、水晶、竹制品……这些极具艺术收藏价值的物件,集聚在越和花鸟鱼艺大世界的“工艺品区”。工艺品区进行转租的商家也比其他区域要多。李姐来自陕西,她和丈夫在越和做根雕工艺品生意已经九年了,然而从几个月前起,他们便在店铺门前贴上了“转租”的告示。她说,主要是因为生意不好做,如果要搬,他们就考虑回老家做。
健谈的林大爷索性让我们坐在他的店内,陪他聊天。他说:“一个月开支太大,周围好多店都关门了!”为了节省开支,林大爷在店里放了一个电饭煲和开水壶,每天的午餐都尽量在店里解决。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程依伦
图/广报全媒体记者吴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