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意红火
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正在加速。9月22日举行的2017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产融合作发展高端论坛上,“一带一路”沿线13国官员、22国商界代表表示,要到广东做生意、谈合作。
本届高端论坛聚焦“共商共建共享,产融合作发展”大主题。多位专家表示,“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均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各国应进一步完善融资体系建设,吸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府与社会多方资金支持。
到非洲投资助当地人增收
“现在到印尼,一进机场就有中文字‘热烈欢迎’,不少印尼人还开始学唱中文歌。”印尼工商会馆中国委员会执行主席、广东省驻印尼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熊德龙说。
如今,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广东企业到印尼设厂,中国游客也增至200多万,有力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熊德龙希望,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印尼未来能和中国一样“奔小康”。
在非洲埃塞俄比亚,每年约有300家中国企业到此考察和投资,其中广东企业超过100家。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就是广东第一批“到非洲吃螃蟹的人”。他说,集团目前在埃塞俄比亚已有7000名员工,其收入比当地人平均水平高出3—5倍,实现了互补合作共赢。
在中国—沙特吉赞经济城园区,广州泛亚聚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40亿美元配套项目,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驻该园区的项目。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说,“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发展愿望迫切,与广州产业互补性强,涌现出像泛亚聚酯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合作大项目。同时,广州还在斐济、萨摩亚、格鲁吉亚多个国家实现了对外投资“零的突破”。
“一带一路”建设可引入PPP
“一带一路”的产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专家们有何妙招?国家外经贸部原首席谈判代表、副部长龙永图建议,大力发展民生金融、绿色金融和多元金融。
“每10亿美元投资投向实体产业,可创造1.4万个就业岗位。”龙永图说,2015年—2030年,3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约需新增3.8亿个就业岗位,发展民生金融要引导资金投向促进民生的产业。同时,要发展绿色金融,引导资金投向节能环保等产业。要广泛拓展资金来源,形成一个多元化、全网络型支持“一带一路”产业发展的融资体系。其中既要有中国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进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发挥作用,也要大力吸引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参与,提高项目质量,规避和管控风险。
“如果10年完成‘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每年需融资8000亿美元。单靠银行贷款是杯水车薪。”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财经委原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认为,必须用发行国债和其他金融方式向社会筹资融资,用PPP方式鼓励民营企业、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公共设施的建设。
17个境外商协会携手合作
推广国际实用汉语走向全球
9月22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协会国际实用汉语培训合作启动,成为2017海丝博览会主题论坛一大亮点。17个境外商协会将携手在全球开展国际实用汉语培训合作和推广。
其中,肯尼亚广东总商会、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五行集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现场签署了“国际实用汉语培训项目合作协议”。该合作是“一带一路”国际实用汉语培训计划在海外落地的首个具体项目,将在肯尼亚、独联体联盟中开展国际实用汉语培训。
本次论坛上,“一带一路”国际实用汉语培训首期示范班学员集体亮相。56名汉语“零基础”学员来自32个国家。经过一个多月学习,学员们已能使用汉语交流。“我觉得汉语很有意思。”来自肯尼亚的李娜表示,学好汉语将给她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海丝博览会今起向公众开放
东莞拟建广东海丝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海丝博览会未来将“永不落幕”。海丝博览会秘书长、省商务厅副厅长、省口岸办主任吴军介绍,海丝博览会组委会秘书处及东莞市人民政府计划在东莞筹建“广东海丝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该中心是海丝博览会的功能延伸,将聚合各类资源,打造一个共建共享、共融共生的“海丝交易中心+海丝全球供应链”平台,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优质产品提供线上、线下的展示和交易服务,以实现“海丝”贸易基地化、常态化展示。
此外,从23日起,海丝博览会正式向公众开放,市民可进场“扫货”。主办方提醒,市民需携带身份证进场。(记者 陈晓 傅鹏 苏力 戴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