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产业援疆:所创模式让全疆“都想抢”
新疆喀什伽师县思科电子厂内,生产线上的工人在工作间隙跳“小苹果”放松。
草湖产业园的富民安置房。(记者 张志韬 摄)
“一个龙头,两翼齐飞”是广东第七批对口支援新疆队伍的工作思路,就是以民生为龙头,产业、智力援疆为两翼。三年来,在产业援疆上,广东做出哪些成果?为喀什地区带来了哪些产业呢?思科模式和草湖产业园无疑是耀眼的两个项目。思科模式目前在全疆都很受羡慕,思科电子在喀什即提供就业岗位超8000个;草湖工业园区更是在南疆沙漠中打造出一个工业新城。
投资 30亿:
“通过打造产业实现大规模就业”
广东对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挥部(下简称广东前指)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广东共投入援疆资金近30亿元用于喀什地区三个产业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扶持,推动受援地工业园区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目前三大产业园区初具规模:以棉纺服装、食品饮料为支撑的草湖产业园,以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为支撑的广州新城商贸园,以电子组装加工、小家电日用品生产为支撑的伽师工业园。
谈到产业援疆,广东前指总指挥方利旭总结为“通过打造产业来实现大规模就业”,他认为,“就业我们是全疆做得最好的,无论从就业率、就业量还是就业规模、就业做法,自治区政府是大力表彰的,最典型的就是创建的思科就业模式”。
思科模式:
促就业标杆,带动农户近万家
广东援疆项目里,有一个企业让全疆其他县市都非常羡慕,都想“抢”,那就是思科电子。
思科电子是2014年3月进驻喀什的,分别在喀什市、伽师县、疏附县和莎车县简历实训基地和生产就业就地,次年就实现产值2.5亿元。思科创新出校企合作及县、乡、村三级就业新模式:以校企合作培养基层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在县工业园区开设现代化工厂实现集中规范就业,通过开办乡镇卫星工厂将就业岗位送到农民家门口,利用各村便民服务站培训鼓励农民领取材料居家加工,真正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居家创收脱贫。
目前思科在喀什地区已成立4家子公司,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影响带动农户近万家,在当地招收的员工98%是维吾尔族,成为广东产业援疆促就业的标杆企业,多次作为地区就业示范典型接受中央和自治区领导考察和慰问。
“在南疆解决就业是一个突出问题,思科模式现在全疆都在抢、都在争,就是因为就业量大,是劳动密集型的电子企业,生产都是手机连接线、自拍杆,又没有污染。”方利旭介绍,“而且思科模式还是需要协助性的工作,通过团队合作,无形之中培养工人适应大工业生产的能耐,这就培养了现代工业文明。现在全疆其他县市都很羡慕,最希望就是引进这样一家企业。”
草湖产业园:
未来工业新城,可容纳10万人口
与传统的“输血”式援疆模式不同,草湖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采取全新投资与管理模式,由东莞市政府委托东实集团,与东莞市以纯集团有限公司及图木舒克市兴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按照5:3:2出资注册成立国有控股企业东纯兴纺织公司,负责草湖纺织服装产业园项目首期30万锭棉纺示范工厂的投资建设与营运管理。“目前已雇佣了686个工人,到项目完全投产估计要用1300个工人,其中维吾尔族和汉族各占一半。”该公司总经理李加云介绍,工厂的原材料100%来自新疆本地,这为新疆农产品深加工提供了一个出路。
谈起兵团草湖200万锭广东纺织服装项目,方利旭非常感慨,“这个企业是我们下死决心办起来的,是作为龙头企业,目的和意义就是带动草湖工业园区纺织工业发展,现在产品卖得很好,已初步盈利。”
目前,首期30万锭示范工厂投产及其配套纺织小区3500户住房建成,但这只是第一步。整个项目计划2020年全部建成,届时可实现产值256.8亿元,直接就业就达到49980人。届时,草湖镇将建设成为一个可容纳10万人口宜居宜业宜商的南疆工业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