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并向中外媒体开放

07.03.2019  10:10

   

(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王辉 摄)

    本报讯   3月6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向中外媒体开放,来自100多家媒体近300名记者到会采访。审议发言结束后,媒体记者纷纷举手提问,分别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乡村振兴等热点话题进行提问,李希、马兴瑞、林少春、张硕辅、郭锋等代表作了回答。

  李希代表在审议发言时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携手港澳抓住大机遇、建好大湾区,牵引带动广东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一要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二要严格遵循中央顶层设计,结合实际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进行细化、实化、具体化,一项一项落到实处。三要坚守“一国”之本,用好“两制”之利,加强同港澳的协商对接,寻求最大公约数,实现“中央要求”“湾区所向”“三地所长”有机统一。四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大湾区作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平台作用,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李希强调,要围绕中央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抓住关键重点,扎实推进大湾区建设工作。一要对标国际一流,发挥好中心城市核心引擎作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携手港澳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二要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携手打造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三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携手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四要探索协同发展新模式,着重从重大合作平台建设、重大合作项目落地、规则相互衔接等方面寻求突破,打造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五要坚持民生优先,推动教育、医疗、社保、创新创业、生态环保等领域深度合作,共建人文湾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在媒体提问环节,人民日报记者向李希代表提问:中央正式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来,广东多次表示要以大湾区建设为“纲”,举全省之力推进建设。如何理解“举全省之力”?如何做到以大湾区建设为“纲”、牵引带动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全局?

  李希首先对广大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注支持和舆论监督表示真诚的感谢。他说,要举全省之力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件大事办好,主要有以下考虑。

  第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关系粤港澳三地人民福祉的重大举措。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寄望广东做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要求我们抓住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携手港澳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总书记视察广东,亲自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并宣布大桥开通,寄望广东担当好重要职责,举全省之力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篇大文章。我们要抓好贯彻落实工作,用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党中央的重托。

  第二,这是深刻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000万、经济总量超10万亿元。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最强劲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总书记、党中央决定在这样一个区域打造国际一流湾区,是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大格局、大视野、大气魄谋划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大手笔,对于三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国家发展大局意义都非常重大。

  第三,这是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机遇。迈进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广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平台。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贯穿大湾区建设全过程,牵引带动广东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第四,这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不断深化与港澳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在大湾区建设中,粤港澳继续携起手来、深化合作,一定能够把美好的前景一步步变为现实,打造最具活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李希说,凡大事要事必作于细,必成于实。我们要全力以赴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集中资源优势推进建设。集中全省资源和力量,汇聚人才、资金、项目、创新等优势,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描绘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二是以大湾区建设牵引带动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聚焦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谋划推进战略战役性和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总结运用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建设运营成功经验,对标最高最好最优,结合三地实际、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更多“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的创新举措。学习借鉴港澳经验,携手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提升法治化、市场化、便利化水平,吸引各种要素汇聚到大湾区。

  三是以珠三角为主阵地全域参与建设。结合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发挥好珠三角主阵地作用,建设好核心区。强化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的融入支撑作用,在全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四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广东省推进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推动珠三角各市建立相应领导机制、其他市明确具体机构和专门人员,选拔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大湾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时间不等人,机遇稍纵即逝。广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埋头苦干、狠抓落实,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不辜负总书记、党中央的期望,不辜负粤港澳三地人民的期待。

  马兴瑞代表在发言中表示,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深入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马兴瑞表示,必须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认真落实中央“六稳”部署,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咬定三大攻坚战目标不放松,确保取得决定性进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落实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阿联酋中阿卫视记者向马兴瑞代表提问:广东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与中东地区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

  马兴瑞回答说,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和到广东视察时对我省提出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去年以来,广东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突出体现在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保持全国第一;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成功引进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投资额超百亿美元的重大项目;加大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力度,认真抓好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方面,加快推进强市放权和“数字政府”建设;全省经济在应对风险挑战中保持总体平稳、实现稳中有进。

  马兴瑞表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广东紧密围绕国家赋予的“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枢纽、经贸合作中心和重要引擎等定位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务实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5年至2017年,广东在全国各省区市参与度指数排名中连续三年位居第一。广东将认真落实中央要求,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双向投资和经贸合作,加强产能合作,推动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向林少春代表提问: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有哪些重大举措?

  林少春代表回答说,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大举措。去年,省委组织开展了“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深入总结分析我省区域发展的成效经验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在省委全会上提出了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部署。“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从各地发展基础和自然资源禀赋出发,打破了从地理方位和行政区划来简单划分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传统思维,对于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和差异化协调发展、推动广东全域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都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分类指导,珠三角要充分发挥基础好、人才荟萃的优势,聚集更多高端要素,打造引领广东发展的核心区和引擎,实现大提升;沿海经济带要发挥海岸线长、工业条件好的优势,推动大园区、大项目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实现大发展;北部生态发展区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实现大保护。二是加大统筹力度,建立共享发展成果体制机制,不断缩小区域间公共服务差距。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沿海地区、山区加快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四是加强产业共建和对口帮扶,珠三角要在资金、产业上更多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

  凤凰卫视记者向张硕辅代表提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设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请问在推进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中,广州如何实现与港澳的协调发展?

  张硕辅代表回答说,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明确要求广州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广州就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在更高层次深化与港澳合作,举全市之力提升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一是虚心向港澳学习。对标最高最好最优,积极学习港澳经验,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学习港澳在专业服务、城市规划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二是深化与港澳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提升穗港澳合作机制,建立完善规则衔接体系,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南沙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和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动实现穗港澳协同发展。三是更好服务港澳发展。积极拓展与港澳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合作,为港澳居民来穗创新创业就业和生活居住、就学就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四是实现大湾区共赢。在加强与港澳协同发展的同时,深化广州-深圳双轮驱动,强化广州-佛山极点带动,加快推进广清一体化,建设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更好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向郭锋代表提问: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远时强调,要下功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加快乡村振兴发展。请问落实总书记的要求,清远有什么举措?

  郭锋代表回答说,我们将按照中央及省委的统一部署,大力度开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乡村振兴发展的改革探索,明确提出将清远打造成为全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试验区、粤东西北“入珠融湾”先行市,全省乡村振兴排头兵。一是在探索研究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上持续发力。加快乡村振兴,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突破点在乡村治理,关键点在于全面加强党的坚强领导,我们要大力推动农村市场化、组织化、现代化进程。二是在全面实施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广清两市按照省委提出的“一核一带一区”战略定位,把广清一体化发展作为落实总书记指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工作推动落实。三是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上持续发力。去年我们实现了94.1%的贫困人口预脱贫。今年将再打造1000条美丽乡村、1000个家庭农场,启动建设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大乡村振兴示范区。四是在加快重点区域的规划建设上持续发力。清远将英德电子商务产业园、连江口镇、连樟村作为重点区域,全面实施基层党建、发展战略、城乡规划、乡村文明、重大项目等。五是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持续发力。我们将按照“把支部建在连上”要求,用强有力的党建工作,推进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