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在莞举行
东莞时间网讯 5月28日—29日,由省文化厅主办,市文广新局、省公共文化促进会承办的“公共文化建设现场”——2015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在东莞举行。来自省内外的政府部门代表、专家代表、企业代表、社会代表近200人齐聚东莞,共同研讨当下公共文化数字化、均等化等热点问题。
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宏,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等领导出席研讨会。
首届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为什么选择东莞?
首届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选择在东莞举行,潘新潮说,这与东莞的“三个走在全国前列”不无关系:社会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生态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公共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公共文化建设,东莞以创建示范区为契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在2013年成功创建成为广东省唯一、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去年11月,东莞又作为全国10个地区之一,成功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名单,继续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地”。
目前,已先后有60多个城市的代表来东莞参观。来东莞之前,不少人以为东莞就是一个工厂遍地、脏乱差的城市,但是看了玉兰大剧院、东莞图书馆、东莞展览馆等现代化的文化设施后,他们表示没想到东莞有这么好的设施,“做一个东莞人很幸福”。
数读 东莞人的“十分钟文化圈”
图书馆 :全市公共图书馆(含农家书屋)641个,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到2014年底,东莞市、镇(街)、村(社区)图书馆(室)总藏书量为896.8万册,人均藏书1.08册。
文化惠民 :2014年共举办了209期百场培训,受益学员1.2万人次;开展文艺演出1000场,受惠人数达100多万人次;2014年全市累计放映公益电影超过10000场,受惠群众达270多万人次。
全是干货 听听专家代表怎么说
广东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 唐国华 :东莞的公共文化建设无论是服务的方式、方法,还是效果、影响,都可圈可点。这不仅仅是因为东莞有钱,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东莞文化人肯动脑筋、肯下功夫。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 阮可 :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惠及一般老百姓,而且要让弱势群体也享受公共文化的阳光雨露,特别是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我们对图书馆服务的功能,应该有种新的认识,这是我们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它提到的一些我们要创新我们的理念,要对接老百姓的需求。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学术总监 毛少莹 :因为东莞城市形状比较特别,若干个镇 32个镇,就带来了空间布局上的特殊性,我觉得要针对特殊性,要真正把服务落到实处,现在每个镇都有一个比较好的设施已经落成,针对东莞特点,考虑在不同人群不同区域之间怎么样服务落到实处,实现均等化。
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吴予敏 :应该说我们东莞在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方面,已经处于全省全国领先地位,已经上升到发展新的阶段,给我印象很深,不光在硬件建设方面,特别在于非常贴心对广大市民提供精准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在体制跟机制创新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东莞三案例向全省推广 莞城街道出名了
本次研讨会既是广东公共文化建设的一次头脑风暴,也是指导东莞公共文化建设的一次思想盛宴。当天,市文广新局、东莞图书馆和莞城街道分别作了典型发言,向来自省内外的领导、专家介绍了东莞公共文化建设的做法,传播了东莞经验,也提升了东莞的城市文化形象。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代表还参观了莞城街道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活动和项目,并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代表表示,一个街道办的4个公共文化现场,既有“高大上”的图书馆、美术馆,又有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周末和凤凰之约,没想到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够如此多样化。
文化“正能量” 助推东莞成为一个“正派的城市”
文广新局局长陆世强介绍,通过实施“文化惠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两大工程,东莞着力解决了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如创新推出菜单式服务,着力解决惠民中的“文化温饱”与“文化口味”问题;通过重点扶持培育公益演出“十大品牌”,着力解决文化活动“铺天盖地”与“顶天立地”的问题;通过强化欠发达镇村保基本、发达镇村上台阶,着力解决文化设施“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问题,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在巩固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
作为全国10个标准化试点地区之一,当前,东莞正在抓紧制定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专项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
于东莞而言,此次研讨会既展示了示范区创建的成果和经验,也是对5年文化名城建设的一次归纳和总结,更是通过文化的“正能量”提升东莞的城市文化形象。如今的东莞,不仅输出产品,也输出文化,它正以文化的活力展现每天绽放新精彩的东莞,助推东莞成为一个“正派的城市”。
详细报道请关注6月2日《东莞日报》、《东莞时报》、东莞时间网等东莞报业集团旗下各子媒。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就可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