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创新驱动需要高水平大学助推
张 露
评论眼:校建设并不是短期内出成果的事情,综合排名的上升也不是容易的事情,50亿的投资意义不在于一定要求综合排名上升,更重要的是在于针对专业、学科和项目进行具体考核,在于更好地引进有世界视野和管理理念的高层管理者,以及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在于建设有发展前景的学科和起重大支撑作用的实验室,在于建立鼓励创新、专注学术的机制。而从长远考虑,政府和高校应形成合力,协同创新,避免再落入以某些数量指标牵引我们战略的老路。
初夏的广东气温渐升,同样热度高涨的,是广东省各大高校宣传平台纷纷铆足了劲,加紧开展自我宣传,争赴一场“科研盛宴”——未来3年,广东省将实施遴选制度,投资50个亿给省内数所高校和多个专业学科,进行滚动式和动态调整式高水平大学建设,正如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年初提到的“2015年到2017年,广东省政府将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目前省内高水平大学评审工作刚刚结束,虽然入围名单尚未正式公布,但人们已经将关注点悄然转移到这笔资金的分配问题以及重点学校和重点项目的建设问题上。
这是一笔50亿的“科研盛宴”,我们不禁为广东省政府的远见和大手笔喝彩。众所周知,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业,也是花钱的事业,不可能在短期内见到成效,且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足以看到政府是在踏实做事,特别是在目前经济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大手笔抛出50亿,足见政府的魄力和胆识,同时也看出广东对高校作为创新高地和桥头堡寄予的厚望,对做大科研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渴求。广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了人才和创新的短板,而广东的高校建设水平与广东在全国的经济发展地位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减小这种差距,让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广东新一轮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是我们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
50亿不是一笔小数目,笔者以及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这笔资金是要用在什么地方?解读《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可以得出,目前这笔资金不搞基建不发奖金,主要用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服务与支持平台建设等,为广东创新驱动战略服务。众所周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上升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2015年—2017年,省财政通过预算安排的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资金超过900亿元,而高水平大学建设就是广东创新驱动当中一个源头动力。资金的使用方向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对于教育支持的方向以及智慧,值得肯定。我国的大学应该说已过了大兴土木建设、圈地扩张的高峰期,仅靠大量的物质堆积,并不能称为厚德载物的大学。如何大力培养创新性人才,强化大学作为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的地位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广东加大投资力度,力建高水平大学,这是人所乐见、欢欣鼓舞的大好事情。而我们在肯定和称赞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的存在。首先是,要厘清高水平大学的内涵。何谓高水平大学,我们需要从未来趋势和世界标准去衡量。纵观全球,世界一流大学并无绝对标准,有些小而美,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有些大而全,如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规模庞大,被称为哈佛帝国。但无一例外的是每所一流大学都有各自的理念与特色支撑,如普林斯顿大学注重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本科教育,密歇根大学注重提供最好的平权教育。笔者认为追求卓越和自身特色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核心。
其次,我们要切忌形式主义。此次高水平大学建设作为战略规划,3年投资50个亿。但高校建设并不是短期内出成果的事情,综合排名的上升也不是容易的事情,50亿的投资意义不在于一定要求综合排名上升,更重要的是在于针对专业、学科和项目进行具体考核,在于更好地引进有世界视野和管理理念的高层管理者,以及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在于建设有发展前景的学科和起重大支撑作用的实验室,在于建立鼓励创新、专注学术的机制。而从长远考虑,政府和高校应形成合力,协同创新,避免再落入以某些数量指标牵引我们战略的老路。再次,高校应抓好这大好外部形势,杜绝浑水摸鱼,要严于自律,找准自身的高水平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学科,推动学校整体发展,主动引领社会,引领未来,找回大学精神和思想,真正做出有价值有创造性的成果,助推广东创新驱动发展。
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一直力图在教育改革上做更多有益的尝试。期待广东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深入改革的试验田、培养创新型大学的先行地,期待高水平大学建设能够为国家以及地方的创新驱动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作者为中大公共管理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