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广东每10年热了0.17℃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逐渐明显,广东平均每10年热了0.17℃,高温日数每10年增加2.8天,去年广东的高温日数更创下历史记录。
记者4日从广东省气象局发布的《2014年广东省气候变化监测公报》(以下简称《公报》)获悉,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广东台风、暴雨、高温等极端气候事件明显趋多增强,但由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近53年来,广东省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受灾人口、农业受灾面积、死亡人口等均呈明显减少趋势,近10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204.9亿元,较上个10年的平均值增加了110.1亿元,但直接经济损失占当年GDP比例却呈明显减少趋势。
粤东和珠三角升温最明显
《公报》显示,1961—2014年,广东省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17℃,低于全国同期平均升温速率(每10年升高0.28℃),但高于全球近60年平均升温速率(每10年升高0.12℃)。2014年,全省平均气温22.1℃,较常年和2013年均偏高0.2℃。
从区域分布上看,广东4个区域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明显。粤东地区增温速率最大,平均每10年升高0.24℃;珠三角地区次之,平均每10年升高0.20℃;粤西和粤北地区升温相对较缓。而粤东地区和珠三角是我省人口密度最大的两个区域。
从季节分布看,秋季、冬季平均气温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
去年高温日有记录以来最多
气温上升也体现在出现高温这样极端事件的日数增加。“近53年来,我省日最高气温在35℃或以上的高温天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2.8天,1998年以来高温日数增加更快,其中有11年的高温日数大于20天。”省气候中心专家表示。2014年全省平均年高温日数31.5天,较常年(17.5天)偏多14天,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的一年。
从区域分布看,《公报》显示,2014年全省有30个市(县)年高温日数破或平历史最多纪录。中部和北部有46个市(县)高温日数在30天以上,其中韶关、梅州、云浮以及清远的高温日数超过50天,大埔高温日数达72天,为全省最多。2014年全省极端最高温度为39.6℃(曲江,2014年7月23日),较常年值偏高0.4℃。
登粤台风个数略减但趋强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广东是台风影响最为频密的省份。《公报》显示,1961—2014年,登陆广东省的台风总数为196个,平均每年3.6个,最多的年份有7个(1961、1967和1993年),最少的年份有1个(1969和2005年)。登陆台风个数呈弱的减少趋势,但不显著,年代际变化较明显。而以台风登陆时的中心平均风力等级表示其强度,结果显示登陆广东台风的强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在暴雨方面,1961—2014年,广东省年暴雨(日降雨量≥50毫米)日数呈弱的上升趋势。暴雨日数最多的年份是2001年,达10.6天,比常年值偏多3.1天。2014年全省平均暴雨日数为6.3天,较常年值偏少1.2天。
■分析
厄尔尼诺是影响气候的“强信号”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上述气候极端现象是由哪些因子影响的?
《公报》分析指出,近53年来,我省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因子波动性加大。如南海夏季风与每年五六月我省的降水集中期及“龙舟水”密切相关,统计显示,近53年来,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略有提前,强度略有减弱。而对夏季晴热高温天气密切相关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近53年来总体上呈现强度增强、面积增大和位置西扩的长期趋势。
全球正经历着以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省气象局首席专家杜尧东博士解释,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意味着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一年比一年高,也不意味着地球所有地区均同步发生同样幅度的变暖现象。而是指长期趋势来看,温度不断升高。个别年份也会出现温度下降。
此外,去年发生并仍在持续的厄尔尼诺事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影响了广东的气候。对此,省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吴红雨认为,去年夏秋季全省平均气温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高,高温日数也创历史新高。去年最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我省徐闻、今年以来我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这都是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的。”
吴红雨说,厄尔尼诺是影响我国气候的一个强信号,但非唯一信号。广东气候异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