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戒毒管理局 稳步推进教育矫治转型改革
近年来,广东省戒毒管理局以戒毒工作转型为契机,以开展科学戒毒,推行“336”戒毒模式为抓手,按照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矫治工作手段,稳步推进教育矫治工作的转型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广东省戒毒管理局探索形成以解决戒毒人员的体力、认知力、自控力、意志力、拒毒定力和自食其力能力“六个力”为突破口,融管理、教育、医疗康复、心理干预、体能训练、技能培训等戒治手段于一体的“336”戒毒模式。从2012年4月起,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始试点“336”戒毒模式,受到广大民警和戒毒人员的普遍欢迎。2014年1月,在全省戒毒工作会议上,广东省戒毒管理局作出全面推行“336”戒毒模式的决定。目前,“336”戒毒模式推进工作正在各场所有条不紊地循序开展。
广东省戒毒管理局改革入所教育模式,在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广州市潭岗强制隔离戒毒所设立集中收治点,对戒毒人员实行集中入所收治、统一入所教育,期满考核合格后,再分流至各场所。为确保入所教育质量,广东建立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制度,如新入所戒毒人员不参加习艺劳动,实行全日制课堂化教育训练,采取“4+1”入所教育模式,即在集中收治点完成4周入所教育,分流后要求接收单位再继续开展1周的入所教育。
此外,各场所积极组织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将《论语》《三字经》和《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引入课堂,通过引导戒毒人员听讲座、读经典、诵名句、谈感悟等多种形式,把“仁爱、尊重、互助、孝敬”等中华美德植入内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行为规范意识。全省所有戒毒所与当地国学教育机构均建立了合作关系,促进了国学教育常态化。
据统计,广东省场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接受法律、道德、文化、禁毒戒毒等教育覆盖率达100%,考试合格率达95.8%,出所戒治诊断评估合格率达96%,2013年对全省戒毒场所出所的5340名解戒人员进行社会跟踪调查,出所1年的操守率为33.71%,两年为25.17%,3年为16.03%。
来源: 法制日报——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