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贸区方案获批 南沙将成优质资源集聚地

26.03.2015  10:46

广州南沙港集装箱码头

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在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改革开放的使命又一次落到了广东肩上。

进入自贸试验区建设元年,广东自贸区致力于为广东乃至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探路、积累经验,任重而道远。专家分析,借助自贸区机遇,广东应加强同港澳的深度融合,在制度创新、贸易往来、金融创新等领域,同粤港澳合作实现新突破,做好“大湾区”这篇文章。

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无疑是紧要任务,而自贸区将助力其完成这一“华丽转身”。其中,南沙片区作为广东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有望成为优质要素资源集聚地,必将带动周边城市实现产业的升级,进而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

立足于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建设,广州可谓雄心勃勃——以发展融资租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两大支点,打造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省经济增长新引擎。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对于广东来说,上海最可资借鉴的地方就在于,如何构建一片改革的高地,而不是政策的洼地。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直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排头兵。进入自贸试验区建设元年,肩负广东乃至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探路、积累经验、做出示范的重任,广东自贸区应该从哪个领域重点发力?重新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东该如何再现“弄潮儿”风采?

人们把目光放在了已经运行一年有半的上海自贸试验区。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201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去年上海整体经济增长较为稳定,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主力军,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的64.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6.3%。

公报》指出,上海自贸区在过去一年的建设中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区内新增注册企业10000余户。上海正在逐步加快服务业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金融与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全年服务贸易总额达1753.9亿美元,增长9.7%。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当下,这些成果的取得令人艳羡。“上海自贸区进行的探索是非常成功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表示,此次新设的自贸区,正是建立在上海自贸区交出令人满意答卷的基础上。

张燕生告诉记者,经过一年的探索,上海自贸区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有效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有序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基本制度业已形成。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白明则表示,我国自贸区战略是提升对外开放高度的举措,改变了过去依靠政策支持吸引要素进行配置的模式,而转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吸引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些体制机制的变革,是可推广可复制的,能起到一种示范和带路的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并尽可能减少虹吸效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东从中有何借鉴?白明认为,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管理、政府职能转变、“先照后证”等改革经验,后续跟进的自贸区都可进行推广、复制。至于广东,也应立足提升整个广东同港澳地区的对接,尤其是提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对于广东来说,上海最可资借鉴的地方就在于,如何构建一片改革的高地,而不是政策的洼地。”在张燕生看来,新一轮自由贸易区需要推动高标准的改革、高水平的开放及高质量的发展,但其本质却是改革。

广东自贸区最应该思考的是,改革开放新三十年,广东应该改什么?哪些方面能够为全国的突破创造出新经验新模式?这是最为重要的。”张燕生说。 

三大片区 错位发展

南沙片区应该在高科技产业重点发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并进一步集聚优质要素资源,而后再带动整个珠三角乃至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

从2013年年底开始申报,到2014年12月12日正式获批,社会各界对广东自贸区有过各种猜想。“靴子”落定,广东自贸区最终范围确定,由前海—蛇口工业区片区、南沙片区和横琴片区组成。虽然面积仅116.2平方公里,但广东自贸区的爆发力让人们充满想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古至今,广东从来不缺乏改革的基因,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也让广东在改革中尝到了“甜头”。站在广东自贸区这一历史新机遇,广东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谱写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神话?

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考察时,就提出了殷殷期望:自贸区要做的就是简化审批流程、激发市场活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争创审批“特区速度”。

所谓‘特区速度’,表达了李克强总理希望广东自贸区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让改革胆子更大一点,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成绩更显著一些,为全国推广、复制取得新经验、新模式。”张燕生表示,目前正是广东破旧立新的关键时期,广东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立新”方面走得更快。

广东自贸区毗邻港澳,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改革开放新30年,广东需要思考在制度创新、贸易往来、金融创新等领域,同港澳合作实现新突破。”张燕生表示,这其中既包括学习、借鉴港澳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法治、现代服务业的经验,又包括如何通过自身的发展推动港澳的转型,把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这篇文章做好。

不过,横亘在人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是,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应该如何错位发展,避免同一自贸区的同构和彼此之间的竞争?“三大片区各自特点非常明显,很容易实现错位发展。”对此,张燕生并不担忧。

据介绍,前海蛇口是深港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更多需要在现代金融、物流、航运贸易方面取得新进展;横琴则是通过与澳门合作,发展非博彩的现代服务业,与香港合作发展非地产、非金融的现代服务业,协同推进粤港澳共同转型。“至于南沙,则主要在如何打造一个智慧的、绿色的、以人为本的大城市上做功课。”张燕生说。

上述观点得到白明的认同,在他看来,珠海横琴毗邻澳门,要设法同澳门对接,发展特色产业,包括文化产业、教育产业、服务业等,制造业需要对接绿色环保产业;前海蛇口可近距离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经济中心的地位,“捷足先登”同香港进行深度合作,协同发展、齐头并进。

而提及南沙地区,白明认为,结合广东省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南沙片区应该在高科技产业重点发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并进一步集聚优质要素资源,而后再带动整个珠三角乃至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

从历史上看,广州所在地区早在唐朝就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有开放的优秀基因。而延续这一历史,广州正在迈向更高的台阶,逐渐扩大开放水平,同世界进行对接。”白明不无感慨地说,近几年每次去广州,感觉都不一样,可以感受到整个城市散发的活力。

制造大省 华丽转身

未来南沙片区将成为一个优质资源要素的集聚站,周边地区可以从“家门口”找优质资源进行对接。

世界工厂在中国,中国工厂在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东依靠传统制造业,塑造了中国大地的经济增长奇迹。如今的广东,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榜首,以传统制造业为依托,对外贸易发展迅猛,进而带动广东多项经济指标走在全国前列。

伴随中国进入新常态,广东早就意识到,过去依靠传统制造业支撑的外向型经济不可持续,未来发展必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改变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中的末端位置。近些年,广东一直没有停止这样的努力。

我们最初设立的经济特区主要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加工区;时至今日,我们早已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是产出占全世界1/3的头号装备工业大国,是全世界头号高新技术产品制造和出口大国,在这种条件下,我们今天设立的自贸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内容是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此前撰文表示。

诚如斯言,背靠着珠三角强大的制造业,广东应该如何利用自贸区的机遇,加快广东制造的转型提升?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如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广东自贸区应该先行先试。”张燕生表示,这其中还包括在劳工标准、产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标准、法制建设等方面与国际接轨。

白明认为,广东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任务,仅仅依靠“腾笼换鸟”还不够,还需要融入新的要素,而制度创新将产生新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在过去,广东主要依靠香港订单,未来要进行高水平利用,跃升为国际分工产业链的高端部分。

在白明看来,广东自贸区获批,既是为制造业大省的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也同时为广东自贸区提出了要求。“广东传统优势的制造业不能丢,但为制造业转型升级配套的却是服务业,包括研发、营销、物流、金融等,这种生产性服务业升值空间更大。

张燕生则表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必然涉及到创新,一方面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另一个方面涉及现代产业体系的打造,包括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在其中,广东自贸区应该成为一个全方位国际合作的平台。

白明指出,近些年来,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升高,不少外资企业迁出中国,但这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不可逆转现象。处于此潮流中的广东,应该致力于打造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包括科技平台、营销平台、物流平台、金融平台等,最终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经济体系、平台体系。

一旦形成这样的体系,经济增长有了内生动力,形成了对国际产业的捕捉能力及对周边地区、国家的带动能力,未来在国际分工中不再只是末端,而是影响、主导、贡献国际产业链分工的角色。”白明说,广东自贸区将助力广东完成这一“华丽转身”。

而在三大片区中,面积最大的、处于珠三角几何中心的南沙片区任重而道远。白明解释,同前海蛇口、横琴分别对接香港、澳门相对,南沙片区更多是俯身向下,承担着珠三角乃至广东转型升级的重任,带动不在自贸区范围的东莞、中山等地区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在白明描绘的蓝图里,未来南沙片区将成为一个优质资源要素的集聚站,周边地区可以从“家门口”找优质资源进行对接,“这样一来,比我们广东企业去国外找资源容易多了,提高效率,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发展。

融资租赁 航运升级

世界工厂在中国,中国最大车间在广东,而广东目前最为紧要的工作就是产业转型升级,南沙融资租赁行业必将围绕和服务这一中心任务,南沙片区发展租赁行业大有可为。

借助广东自贸区的这股“东风”,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广州可谓雄心勃勃。

依托区域实业发展融资租赁,是融资租赁的必然选择之一。目前,南沙新区已经形成了较发达的汽车制造业、临港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融资租赁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业务空间。

实际上,一直谋划成为“金融强市”的广州,正将融资租赁作为一个发力点,提出将推进金融创新,打造“中国融资租赁第三极”。南沙一直在积极申报成为全国统一融资租赁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目前已吸引逾百家涉及金融产业的企业落户及签约,未来还将强化与港澳深度融合共拓国际市场,提高资本自由灵活度。

南沙融资租赁服务于我国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白明表示,世界工厂在中国,中国最大车间在广东,而广东目前最为紧要的工作就是产业转型升级,南沙融资租赁行业必将围绕和服务这一中心任务,南沙片区发展租赁行业大有可为。

在张燕生看来,融资租赁行业是把银行同实体企业联系起来的桥梁。南沙片区发展融资租赁行业能否成功,其核心仍然在于其自身体制机制创新的努力,取决于广东在新常态下先行先试的胆量和步子。

值得关注的是,立足于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的建设,广州首次提出,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这被认为是重要突破。据了解,目前国内共有4个国际航运中心,包括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大连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天津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厦门的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在华南地区,由于近邻香港这一国际航运中心,目前尚未有国际航运中心获批,而深圳港则被国家定位为华南地区集装箱的枢纽港、我国四大国际中转深水港之一。有人士担心,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广州有无这样的实力?

处在香港、深圳这两大航运枢纽的附近,看似是劣势,其实是优势。”白明介绍,以日本为例,关西机场同东京的本田机场、成田机场距离都很近,但也不妨碍三个机场同时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白明介绍,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可以同香港、深圳方面进行合作,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

张燕生也表示,目前而言,从集装箱的运输来讲,无论是南沙、香港、深圳的港口等,都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主要应立足于粤港澳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全方位合作,共享发展盛宴。

更值得关注的是,南沙是“一带一路”的必经点,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将助力广州发展国际航运中心。张燕生介绍,目前“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区段已经实现海运、空运、铁路、公路之间的陆海联运,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成功经验。

历史上,广州开放度就远高于其他城市,它完全有条件承担‘一带一路’领头羊的地位,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白明介绍,未来“一带一路”整体规划出台,广州可依托自贸区实现高端人才聚集、有效信息聚集、金融聚集、技术聚集,在“一带一路”中处于引领这些地区发展的核心位置。

(编辑:苏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