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生物岛营商环境不断提升
广州国际生物岛
大洋网讯 困扰广州国际生物岛发展的最后“拦路石”被彻底清除。昨日上午,广州市城管委牵头协调黄埔区、海珠区上岛联合执法,依法依规拆除非法占有集体土地和已征用的开发用地的30处违法建设。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生物岛环境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一个绿色低碳的生物医药创新岛加快崛起,有望成为全球聚焦的“生物经济曼哈顿”“生物金融华尔街”。
广州国际生物岛原名“官洲岛”,规划面积1.83平方公里,2000年正式获国家批准立项并命名。在广州市“一江两岸三带”规划中,生物岛建设成为国际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的高地。
生物岛以广州开发区为依托,采取“政府管理+企业运营”模式进行整体开发。从2001年起,广州开发区对其进行了10年的“封岛”建设,2011年7月正式招商运营。
高规格配套基础设施,让园区环境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截至2016年底,生物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93.5亿元,已完成全岛市政道路、绿化景观、供水供电、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23.8万平方米的标准产业单元一、二、三期和约8.77万平方米的国际公寓。
漫步生物岛,当年偏居一隅的江心小岛蝶变为今日的产业集聚、花红柳绿,令人心旷神怡。水墨园、揽胜园、叠翠园,三个岭南风格的园林犹如三个绿色活细胞,点缀出生物岛的美丽之眼。岛上全路段的红花簕杜鹃、黄花黄金香柳、红花红继木球、紫花角茎野牡丹等开花灌木,以及毛杜鹃、山菅兰、龙船花黄金叶等片植色带,四季绽放多彩色调。
今年,该区将投资1.58亿元对生物岛企业总部社区国际公寓按照高标准、国际化的原则进行规范化设计和改造,对生物岛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打造真正的国际化园区。
全球高精尖173个项目纷至沓来
作为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生物岛规划建设科技研发区、高端制造区、企业总部功能区、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休闲功能区、配套服务功能区,产业选择和发展定位非常明确:大力培育和引进生物医药研发机构、生物医药企业总部及健康产业投资机构,选择精准医疗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致力打造广州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
从诞生之日起,生物岛便着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也由此吸引了大批世界级的生物医药领域“大咖”不断垂青。以色列前首席科学家苏格-基莱特曼博士带领的生物产业基金在这里落地;诺贝尔奖得主来到生物岛内的企业演讲;岛内企业的实验室里,全球科学家的身影穿梭忙碌着。今年7月3日,首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宣布永久会址落户该岛,将打造成为全球生物产业发展的“达沃斯论坛”,更让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对标全球的营商环境让创新资源加速聚集。目前生物岛吸引了赛莱拉、金域检验等全球顶尖的生物医药企业173个项目落户,搭建了“中英生物科技之桥”“中以生物科技之桥”等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广州精准医学研究院、军科院华南生物医药研究院、益善个体化医学研究院、中以生物产业基地和总部社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正加紧推进,形成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干细胞、基因测序与检测、健康管理等五大产业格局,初步建立了商业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等八大服务体系。
预计到2020年,生物岛将累计引进300项重大生物产业项目,实现年总产值80亿元,成为世界级生物产业创新基地。
一朝拆除过万平方米违法建设
违章违建是困扰生物岛发展的“拦路石”。近年来,广州国际生物岛上的个别留守村民受利益的驱使,钻空子实施违法搭建、私占国有土地,非法乱摆卖,致使岛上“两违六乱”问题突出,环境大为恶化。特别是一些小商铺在没有任何卫生牌照等的情况下违法经营,卫生状况堪忧;个别留守村民非法霸占已合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导致大型企业无法进场建设施工。
当天上午,广州市城管委牵头协调黄埔区、海珠区上岛联合执法,依法依规拆除违建总面积约10500平方米,包括大排档17宗,板房7宗,士多店、竹棚、养鸡棚、单车棚等其他违建6宗,清理违法营运自行车2500余辆。联合整治行动将遏制住岛上违法经营、违章搭建蔓延的状况,为项目用地清空路障,让生物岛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
和谐拆违有力度,更有温度。在此之前,黄埔区城管局、生物岛管委会领导及驻岛执法队人员多次登门找当事人所在村(居)领导及当事人做说服教育工作,4宗违法建设在限期内自行拆除。7月27日、8月8日,黄埔区城管部门先后两次组织10个相关职能部门,对剩余30宗违法建设及涉及违法设置广告招牌、占道经营单车、无证照从事食品经营服务活动等违法行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下达执法文书110份,要求停止违法经营行为,17家大排档有13家在期限内停止营业。
据了解,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自6月8日率先在全市打响拆违“百日攻坚战”,截至8月21日,全区共拆除各类违建1211宗,面积25.3万平方米。今年1月~8月21日,全区共拆除各类违建2036宗,面积41.1万平方米,是去年一年拆违面积的2倍多,基本实现违建“零增长”。
文、图/广报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成广伟、郭哲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