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南沙自贸区写入总规

20.02.2016  10:16

国务院昨天批复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广佛同城、广清一体化、南沙自贸区写入总规

到202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1800万

羊城晚报记者 赵燕华

昨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此前已经过省市相关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的多轮审议,并通过了省市各级会议的层层审批。

根据批复,国务院原则同意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该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到2020年,广州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以内,市域建设用地控制在1772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559平方公里以内。

同时,文件还提到要重点建设南沙新区,深入推进广佛同城、广清一体化等珠三角区域层面的规划协调。

此外,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

总规显示,未来十年广州的城市性质是“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这一定位说明广州的城市定位提升,从过去华南中心城市升级为国家中心城市。

城市规模

建设用地控制在1559平方公里内

总体规划》要求,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以内,市域建设用地控制在1772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559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要根据广州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广东省委党校管理学部副主任、教授谢仁寿认为,经济、人口和环境要协调发展,这是《总体规划》遵循的一种指导思想。提出“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以内”这个限制目标,是广州结合自己目前的土地、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的协调性,做出的科学研判。

广州作为超大型城市,同步还要出台哪些措施去配套《总体规划》?这是广州下一步肯定要考虑的,既要考虑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也要考虑广州低端产业的需求,比如保姆等。”谢仁寿建议。

基础设施

积极推进慢行交通系统建设

总体规划》要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路、港口、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推进珠三角和粤港澳地区交通一体化。加强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积极推进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积极有序地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记者了解到,广州的公共自行车诞生于2010年。2010年2月,广州首条BRT投入试运营,4个月后,作为BRT配套工程,BRT公共自行车应运而生,主要是为解决BRT沿线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同年,地铁沿线公共自行车、大学城公共自行车相继诞生。此外,2015年全市绿道总长度达到2000公里,基本建成“10分钟绿道圈”。

建设慢行系统的相关部门分工是:市国土规划委开展慢行系统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广州市慢行设施建设规范以及标准;市林园局牵头,优化提升绿道保护;市交委开展公共自行车专项研究,优化提升公共自行车系统;市住建委开展人行道、自行车道、人行过街设施的专项研究,优化提升自行车道、人行道及人行过街设施。(张林)

历史保护

重点保护沙面等历史文化街区

总体规划》要求,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要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沙面、北京路、华林寺等历史文化街区,陈家祠堂、粤海关旧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保护好自然山水格局,做好城市整体设计,加强珠江两岸等重点地段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规划引导和控制,构建传统格局、时代风貌和岭南特色有机融合的城市景观。

据了解,今年1月,广州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2016年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高溪村保护规划、广州历史城区规划道路红线优化控制原则、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广州市历史建筑(第三批)推荐名单以及北京路、文德南、传统中轴线(近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10项议题。(张林)

社会保障

保障房建设目标纳入近期规划

总体规划》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规划首次提到城市公共安全。要求广州未来要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重大危险源布局”需便于管理、相对集中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宏观调控与指导,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率和损失。”这一新变化显然吸取过去十年国内外多次发生大型自然灾害的教训,旨在为广州筑起公共安全防护体系。《总体规划》显示了随着广州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公共安全的重视也达到新高度。(赵燕华)

深化改革

建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

总体规划》要求,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

这一要求,体现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所需要的开宽视野。”暨南大学教授郑英隆对羊城晚报记者分析,自贸区要求建设改革开放的高地,需要一系列的软件、硬件配套,这正需要从城市规划上进行统筹,两者互相促进,从而不断增强的城市综合功能,提高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郑英隆表示,“显然,广州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建设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要求,将体现在广州未来会充分注意到如何更好地通过城市规划建设,来推进自贸区这些功能的实现。比如,如何推进南沙的海港建设,以及白云空港建设等,打造物流大通道,建立起连通香港航运物流的‘超级干线’,以及推进相关区域的总部中心、境外项目管理中心、国际物流业务中心、金融财务业务中心等等,都会在广州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有所体现。批复中还指出,要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功能布局,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重点建设南沙新区等城市发展新空间,这同样也涉及自贸区建设配套的相关内容。”(马汉青)

官方解读

总规》五大创新立体定位广州

广州市国土规划委员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规划》有五大创新与特点:首先强化了区域引领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对接。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提升高端要素聚集力,通过加快南沙新区等战略性重大平台的建设提升城市综合集聚能力,加强区域协作,深化粤港澳合作,共建世界级城市群;二是提升城市辐射力,加大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张广州发展腹地,加强广州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与对接;三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珠江口和海岸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大气、水污染的治理,建设可持续发展优质生活圈,打造宜居城市。

其次,广州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三规合一”工作。本轮《总体规划》从“目标、指标、坐标”促进三个规划的统一。

第三,统筹城乡发展,制定村庄发展指引。按照“从二元到一体”战略的要求,以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为抓手,针对村庄的区位、未来发展情况,规划将广州的村庄划分为城中村、城边村、远郊村和搬迁村等四类,并提出差异化规划建设政策。在分类政策的指导下,我市前年完成800多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第四,《总体规划》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建立了“市域———历史城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4个层面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首次划定了20.39平方公里历史城区范围,重点保护45片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风貌区、100个古村镇。

第五,《总体规划》强化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打造了“两主、六次、多地区”的公共中心体系,明确文化、教育科研、体育等五类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与上一轮规划期相比,本轮总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全市建设用地比例提高了4.6%。(赵燕华)

四大看点 展望发展

一:深入推进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加强广佛肇等珠三角区域层面的规划协调

背景:广佛地铁在6年前已经通车,未来还规划有好几条地铁线……2015年,佛山放开限购后成交大增,全年一手住宅共成交126960套,比2014年多了41%,当然,这里面少不了来自广州市民的捧场……

二: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以内

背景:据统计,2014年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308.05万人,而2013年年末常住人口则为1292.68人,一年吸引增加常住人口15.37万人。另一个数据是,根据自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来广州常住人口的变化,2011年-2014年广州年均只增加了11.45万人,要达到1800万,年均新增人口至少要达到52.99万人。

三:到2020年,市域建设用地控制在1772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559平方公里以内

背景:据统计,广州建设用地面积由1990年的408.27平方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1682.46平方公里,20多年增加了4倍多,从增长速度看,2000年—2011年广州年均新增建设用地38.6平方公里,这样来看,2011年-2020年广州可以增加的建设用地额度为90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上个十年两到三年的开发量!

四:将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背景:广州需要改造的城中村一共有31个。城市更新改造,与时俱进不止!